当你踏上“五一”旅程
他们已在工作路上
他们既是普通劳动者
也是“中国好人”
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一天
5:00
新疆·阿勒泰
挥舞扫把的城市“化妆师”
凌晨5点,李强拿起工具,到达自己负责清扫的路面,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54岁的李强是阿勒泰市环境卫生管理队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作者。三十多年来,他不惧严寒酷暑,坚守岗位,为城市“梳妆”,用敬业和坚守勾勒出骄阳下最美的身影。
8:00
云南·玉溪
“若水童声”里的音乐筑梦师
早上8点,普海玲带着学生在排练室里练声,二年级的小学生们音准还有些飘忽,普老师专注而又温柔地耐心示范,每一张小脸都写满了认真。
2018年,普海玲来到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马家庄小学任教。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资源少,当时的她既是数学老师、科学老师,也是音乐老师。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们能够勇敢地表达内心想法,她组建童声合唱团,带领孩子们走出乡村。普海玲用自己的热爱与坚持,让音乐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9:00
海南·昌江
守护雨林的“女飞侠”
每天清晨,庞梅兰都会准备好柴刀、干粮,骑着笨重的摩托车进山。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夏季的炎热让干枯的落叶极易起火,因此,她的巡护工作必须严谨细致,不能有丝毫马虎。
已在林业系统工作了18年的庞梅兰,从最初管护一块4800多亩的林地到现在成为2.24万亩林地的管护小组长,每日爬土坡、跨溪流,在山峦起伏、沟谷纵横的热带雨林里洒下无数汗水、历经无数坎坷,用行动和坚守筑起了绿色家园的前沿防线。
11:00
陕西·铜川
播种希望的基层农技人
“长势弱的麦田,就要及早追肥,加大施肥量。”“现在这个季节,还要注意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上午11点,在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的田地里,56岁的赵树良正在给村民讲解小麦春季管理要点。
赵树良自1991年从农业院校毕业后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三十多年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选育的“铜麦6号”两次刷新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记录。
14:00
重庆·大渡口
公益路上的“热心的姐”
下午2点,曾信华如往常周末一样,穿梭在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周末出行市民游客多,出租车生意好,本来可以多跑几单的曾信华却提前交班,随后来到沙坪坝区井口镇。
4年前的一次偶遇,让曾信华与行动不便的张婆婆结下了不解之缘。张婆婆因为患有严重类风湿病,需要经常到医院看病。曾信华定期免费接送老人到医院,还经常上门看望,帮忙做家务,像这样不计成本甚至自掏腰包帮助他人的事例不胜枚举。在助人和赚钱之间,她总是把前者放在首位,身体力行传播社会正能量。
17:00
青海·格尔木
4500米雪域高原上的天路“信使”
傍晚时分,历经11个小时、419公里的长途跋涉,邮车跨过沱沱河大桥,抵达了邮路终点——唐古拉山镇。每到一个交接点,葛军就把邮包整齐地码放在门口,等全部卸完,天已全黑。
格唐邮路高寒、缺氧,自然环境严酷,葛军一跑就是十多年。不惧风雪保障物资供给、不辞辛劳服务牧民群众,用行动书写了对邮政事业的无限忠诚。
20:00
辽宁·丹东
小岛上的“光明卫士”
“别着急,我这就到。”晚上8点,正在吃饭的杨栋接到电话,一家渔家乐突然停电了,他马上放下碗筷,急匆匆披上大衣向门外走去,瘦高的身影顿时融入浓浓夜色中。半小时不到,故障顺利排除,灯光重新亮了起来。
杨栋是獐岛村的电工,獐岛坐落在黄海北部中国和朝鲜交界海域附近,被称为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他坚守獐岛36年,从海底电缆巡护、变压器维护、供电线路检修,到各家各户电器维修、电费收缴,他都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守护着小岛上的灯光璀璨。
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双手诠释不凡
不见波澜壮阔,却在平凡处缔造微光
他们是街头巷尾的春风
他们是晨昏中的星火
感谢每一位始终在路上的劳动者
致敬平凡中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