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情暖空巢老人、扶助貧困學子、改善城市環境……一場場志愿服務活動活躍在高安大地,匯成巨大的力量和動力,高擎起“善做善成、高品高安”城市精神的大旗。 近年來,高安市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把志愿服務活動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抓手,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實現了志愿服務由松散向緊密、由自發向有組織的轉變。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注入社會發展正能量 引導志愿者在服務中心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典范,一直是高安市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主要方向。 在“扮靚高安”為主題的全市志愿服務活動中,以中小學生、青年團員為骨干的環境整治服務隊深入小區、街道、公交站點等,開展清掃生活垃圾、清除“牛皮癬”等服務。在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中,志愿者通過開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推廣“愛心媽媽”和“代理媽媽”、“一對一”幫扶結對子等形式,對留守兒童進行親情關愛和心理健康輔導。 這一幕幕和諧的場景,這一幅幅溫暖的畫面,構建起“千樹繁花”的志愿服務格局,為高安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無窮的力量。 榜樣示范,好人引領,奏響凡人善舉主旋律 這是一座好人頻出的城市:被在押人員稱為“曾媽媽”的看守所所長曾凱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入選“中國好人榜”、央視“2010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93歲的守林員漆友朋40多年如一日,義務造林2500畝,植樹57萬株,入選“中國好人榜”、央視“2013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 近年來,高安市通過開展兩年一次的感動高安人物評選、尋找“最美高安人”、開辦道德講堂等活動,全市共發掘、推薦、選樹基層凡人善舉280余個(件),評選出各類道德典型50多個。其中“全國道德模范”2名、“中國好人”10名、省級道德模范18名。 對做出善行義舉的好人典型,該市拿出專項資金進行獎勵,建立并完善了對好人、英模家庭撫恤、家屬就業、子女教育、老幼扶(撫)養和住房保障等五個方面的長效機制。 搭建平臺,豐富載體,實現志愿服務常態化 高安市結合實際創新形式、搭建平臺、豐富載體,讓志愿服務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該市下發了《關于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工作的通知》,每逢節假日,都能看到志愿服務隊伍活躍在大街小巷。 創新領導機制,建立了“文明委統一領導,文明辦牽頭協調,協會自主運行,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共同參與”的志愿服務工作體系,加強對志愿服務活動的領導和協調。創新招募機制,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冊管理制度,為志愿者們提供方便良好的平臺。 該市正在探索相關保障激勵機制,志愿者在報考公務員、招工、升學、職稱評定等方面將擁有被優先錄用的權利。 到目前為止,該市有20多種志愿服務類型,120多支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人數達7300余人。他們以“政府所急,社會所需,志愿者能為”為服務宗旨,以社會監督和組織管理為基礎,深入社區、學校、鄉村、工地、集市,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播撒愛心,傳遞文明,引領風尚。(彭松林)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道德義縣"做道德風尚推動者 建設凝聚發展正能量
已是最后一篇
-
"道德義縣"做道德風尚推動者 建設凝聚發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