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伙子陸杰森做好事接受采訪為何“很害羞”
發表時間:2012-05-08   來源:新華日報

  社會話題

  前日,在南京的一個外國小伙子買了兩包薯條,分給乞討的老人一包,兩人席地而坐,開心地吃著聊著。這條微博和圖片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這位正在南大學習、中文名叫陸杰森的美國小伙子成了名人,網絡上更是熱鬧非凡。

  如此厚遇,陸杰森感到不解。他說:“這不是什么特別的事情。來采訪我,倒讓我覺得很害羞?!?/p>

  這讓人想起在廣西偏遠山區義務支教十余年的德國志愿者盧安克。他曾說過:我很害怕去感動別人。有人推薦我參加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我嚇壞了,趕緊給評選委員會寫信,讓他們別選我。我不想感動中國,只能是中國感動我。

  其實,無論是盧安克的山區支教,還是陸杰森與乞討老人分享薯條,都是“很私人”的活動。況且,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會導致外國人與我們的認識和行為有較大的差異。對這些差異,別誤讀也不宜做簡單的褒貶。我們應學會尊重和維護他們的私人空間和文化取向,讓他們安安靜靜地做他們愛做的事。過分的關注和贊揚,有時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其實,現在中國人做慈善,往往也很個性化。特別是這些年出現許多志愿者,其中當然有同情、奉獻和利他的追求,但也有不少人做志愿者只是當作追求和享受幸福的一種生活方式。在他們看來,幸福感是對自身存在與發展狀況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是滿意感、快樂感和價值感的統一,而獲取幸福的源泉很多,包括根據自己的意愿作出決定。由此,一種平實、樸素、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逐漸出現,通過幫助他人實現自我精神愉悅就是其中之一。

  或許,“求求你不要表揚我”或“求求你不要關注我”的好人會越來越多。所以,媒體和社會都應學會有距離地欣賞和有節制地介入,不要去打擾他們的平靜。以前,做好事不留名被視為一種美德;現在,在一部分人心目中這只是一種性格。(本文來源:新華報業網-新華日報 )

中國文明網“愛心平臺”
上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王德偉
分享到: 
4.55K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好人365
頭條聚焦
中國好人榜
影像館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午夜天堂电影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专区 | 在线成人国产公开视频 | 天天看片高清观看免费国产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三州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