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軼,女,漢族,1967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她深耕臨床三十載,在疑難罕見病的手術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她心懷醫學報國崇高理想,作為中組部、團中央第21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曾掛職擔任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為青海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她入選青海省“昆侖英才·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獲得“來青服務優秀博士”等榮譽。
填空白 提升青海罕見病診治水平
罕見病診治是世界級難題,事關群眾健康福祉。援青期間,王軼全力提升當地疑難罕見病的診療水平。她傾囊相授北京協和醫院診療經驗,組織多學科會診,組織“罕見病醫患見面會”,現場教學“黏多糖貯積癥”“骨纖維異常增殖癥”“聲帶竹節病”等疾病診療要點。經過她的悉心培訓,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接連診斷出“黏多糖貯積癥”“聲帶竹節病”等罕見病,填補了當地空白。這讓當地醫護工作者大受鼓舞,也標志著西北地區的罕見病事業邁出了堅實步伐。
專而精 三本專著夯實高原醫學基礎
“支援時間有限,如何能夠持續幫助青海提高醫療水平?”王軼萌生了編寫書籍的想法。作為主編,王軼與14名醫學博士一起,收集整理了70個學科的罕見疑難病例,編撰成《罕見疑難病集錦》。她又與另一名援青博士共同主編了《走進藏醫》,為了解發展藏醫藥貢獻力量。作為高原醫學中心籌備工作組成員之一,她還牽頭編寫了205萬字的《高原醫學》,為急慢性高原病、高原相關疾病的準確高效診治提供了方案,為我國高原建設、高原旅游等提供了強有力的醫療支持。王軼還組織當地醫務工作者開展科研攻關,以臨床問題為導向,刊發多篇論文,幫助當地醫療科研水平明顯提升。王軼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錚錚誓言。
獻大愛 持續支持青海醫療不斷線
行之所往,情之所依。王軼利用周末、節假日積極奔走于青海省多家醫院會診交流,組織當地專家和北京專家進行義診,籌措基金用于醫學慈善事業,把關愛灑滿高原。2022年底,王軼的援青工作已經結束,但她繼續申請了“2023年青海省重點研發與轉化計劃項目”課題,希望為降低青海省耳聾發病率、提高人口質量再出一份力。
“患病尋醫十載,終于脫離苦海”“彰顯高尚醫德,創造生命奇跡”……一面面錦旗、一束束鮮花被送到王軼手上,飽含著患者及其家屬的感激之情。而對王軼而言,患者康復的笑臉才是她收到的最好禮物。(責任編輯:張慧磊 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