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吉林永吉縣城趕到口前鎮務本村,但見:新鋪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戶門口,紅黃相間的房屋排列有序,整個村子整潔一新。務本村黨支部書記楊志剛說,就在半年前,村莊還是老舊破敗的樣子,是“三幫扶”活動讓務本村變了模樣。
從2011年6月份開始,以幫扶“困難群眾、困難黨員、薄弱基層黨組織”為內容的“三幫扶”活動在吉林大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務本村屬半山區,離縣城遠,人均耕地少,百姓收入不高,多年來一直是“薄弱村”。去年夏天吉林百年不遇的山洪將村里的河道沖毀、大橋沖垮,務本村的困難更是雪上加霜。
“省委領導來到我們村雪中送炭,親自幫扶,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我們窮鄉僻壤。”楊志剛說,“在省市縣聯動幫扶下,務本村的困難群眾、困難黨員從此過上了好日子,整個務本村也舊貌換新顏了。”
孔慶本老人今年71歲,是1971年入黨的老黨員。他曾得過腦梗塞,老伴身體也不好,老兩口的3場大病讓家里一貧如洗。以前,他家住泥草房,刮風下雨時還擔心房倒傷人。在幫扶活動中,他家翻蓋了磚瓦房,院子里鋪了防滑彩磚,新建了30平方米的倉房。“每天一醒來看著亮堂堂新房,我真是心滿意足啊。”孔慶本高興地說。
在組織關心、多方幫助下,半年多來,務本村戶戶通上水泥路、家家吃上自來水,100多處鋼結構儲糧倉建了起來,200多戶人家統一換上了彩鋼瓦屋頂、配備了衛生廁所和垃圾箱,街巷還安了路燈。汛期總讓人提心吊膽的西陽河得到了治理:河道取直了,河床清淤了,兩側河堤加固了,新大橋建起來了,村民出行更方便了。
幫扶單位和部門不僅送來了錢物,還送來了致富項目:葡萄種植園區已開始規劃建設;大榛子種植項目已經進行科學論證,完成了2畝林地的試種;村里的養雞專業合作社也與一家企業達成協議,正在研究壯大養雞產業的具體事宜……
永吉縣委的同志表示,通過“三幫扶”,不僅讓務本村這個窮村富起來,落后村變先進村,還要將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典范之一,為在全縣推廣打樣。 (記者 劉文波)
- 上一篇:
-
新春走基層·文化行:地方戲曲
已是第一篇
-
新春走基層·文化行:地方戲曲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層 新風撲面來)育齡婦女喜獲健康禮包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層 新風撲面來)育齡婦女喜獲健康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