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2月19日電(記者張晨俊 薛天)春寒料峭,冬日里的西岳華山如同一幅厚重的水墨畫,峭壁險峰之間蘊藏著別樣的雄奇與秀麗。走出華山索道出口,沿著蜿蜒的山路、踏著堅實的積冰向上再爬十多分鐘,就能看到位于西峰之上的華山氣象站。正月里的華山依然游人如織,卻少有人知道在這壁立千仞的華山之巔,有這樣一座氣象站默默與風雪做伴。
華山地處秦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南北氣候分界線,作為陜西省唯一的高山氣象站,華山氣象站就建立在海拔2064.9米的華山西峰之上。在這里,最低氣溫可達零下二十多攝氏度,每年出現極端雷電、大風和大霧的天數分別為43天、109天和129天,積雪時間最長可達5個月。從1952年建站至今,華山氣象站每天24小時不間斷監測實時氣象數據和天氣實況,同時還為航空及華山景區及時提供氣象服務。
華山氣象站副站長于進江1993年進站工作,如今已經在這里值守了23個年頭。談及長期的“山林生活”,于進江感覺工作條件已經比過去好了很多,現在至少通電通網,大家還能坐著纜車上山。而之前上山要靠步行,一爬就是六七個小時,“點的是煤油燈”“喝的是苦窖水”、吃的用的全靠人力肩挑背扛。“與家人聚少離多很正常,好些同志連續十幾年都沒在家里過上一個春節了。”
田立鋒2004年大學畢業后來到了華山氣象站,今年春節一如往常,還是在站里度過。見到田立鋒時,他正在監測場里檢查風向風速傳感器的冰凍情況。“實現了自動化監測后,我們不用再像過去那樣頂著風雪手動記錄數據了。但冬季山上溫度較低,今年華山低溫更是突破了歷史極值,如果儀器結冰影響運行,我們就得及時除冰,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冬季除冰、夏季防雷,與嚴寒相比,夏天的雷電更為可怕。觀測員馮梅告訴記者,由于山頂空曠,海拔較高,夏季雷雨頻發時,人員和設備都要防備雷擊的危險。“觀測場、值班室都曾遭遇過雷電襲擊,甚至還發生過球狀閃電傳入室內擊毀儀器的情況。”
作為聞名世界的五岳之一,華山在四季變化中常常展現出不同的景致。可在觀測員的眼中,工作遠比風景重要。60多個春秋寒來暑往,200多名氣象工作者,日復一日地堅守在華山之巔。
華山氣象站站長達勇告訴記者,春節期間的工作十分繁忙。“一般情況下,‘蛋炒飯加蘋果’就是值班人員的‘年夜飯’,看看電視里播放的春晚節目才能給寂靜的除夕夜帶來些年味兒。但這就是氣象工作,全年365天全天24個小時一刻也不能間斷,萬家團圓的節日里,我們更要做好氣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