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中央的鄭重宣示貫穿始終。收入越來越高、負擔越來越輕、保障越來越多,群眾滿滿的獲得感、穩穩的幸福感,彰顯著一個政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追求,體現著一個國家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代表們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群眾見不到藍天白云,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幸福。石化企業應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零容忍”。要努力實現鍋爐煙氣“超凈排放”,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打造“無異味工廠”,讓清新空氣不再成為“奢侈品”。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朱建民代表
沒有農村的小康,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亳州市建立“四個全覆蓋”定點幫扶機制,今年將確保10.4萬貧困人口脫貧,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
——安徽亳州市楊敬農代表
扶貧不能只盯住農村,還要關注到身邊的城鎮貧困戶。要把扶貧重點從貧困村轉移到貧困人口上來,統籌城鄉扶貧,實行“就近扶貧”,并常態化全覆蓋長期關注。
——廣東江門市鄧偉根代表
群眾都過上好日子,工作才算做到位。信陽是勞務輸出大市,部分留守群眾生活極度困難。近年通過特色產業入村、電商入戶、股份合作到人、游客進農家等舉措,實現了“人不出村,就地脫貧”。
——河南信陽市喬新江代表
特定群眾的困難,要想方設法解決。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得讓“新城市人”留得住、過得好。《居住證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億萬農民工的“城市夢”將有望變成現實。
——新疆婦聯哈斯也提·艾力代表
民生底線牢不牢,群眾能切身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共服務水平和覆蓋面更高更廣了。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寬敞,環境更優美,分配更公平,實惠看得見、摸得著。
——江西九江職工學校陸永蘭代表
(記者靳博、葉琦、羅艾樺、李剛、王漢超、楊明方、楊遠帆、任江華報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更坦誠更透明更自信——代表委員評點全國兩會的開放氛圍
已是最后一篇
-
更坦誠更透明更自信——代表委員評點全國兩會的開放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