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耿雁冰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即將在北京召開,各民主黨派的兩會提案也紛紛亮相。
民革中央的38件提案中,有十余篇提案從不同角度涉及經濟問題。很多提案直擊社會熱點問題。如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拉動內需、資本市場可持續健康發展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建議等。
民盟中央向全國兩會提交的26件提案中,包括特殊教育政策、人口政策與養老產業和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提案。
民建中央將提交38件提案,具體內容包括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管理、完善金融體系建設、“三農”問題等,基本囊括了民建中央近年所重點關注的有關國計民生的熱點問題。
農工黨共有44份提案和15份大會發言,除延續以往對醫藥衛生、人口資源環境的關注之外,今年的還涉及社會管理、法制建設等多個領域。
九三學社在41件提案中,包括醫藥問題的建議、流域生態保護和建立住房信息系統的建議。
多黨派關注實體經濟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介紹今年兩會熱點經濟問題時表示,今年是“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如何在進一步鞏固去年改革發展成果的基礎上,堅持穩中求進,切實將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更好地結合起來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要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提案中,由民建、農工、全國工商聯首次共同提出《關于強本固基維護實體經濟堅實基礎的提案》。
201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針對這一主題,由農工黨中央提出倡議,得到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積極響應,從而形成了這份聯合提案,這也是三個黨派首次在全國兩會上遞交聯合提案。
在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下,去年我國的中小微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企業的生存狀況引發政協委員們的注意。
辜勝阻直言:“由實體經濟貧血造成的產業空心化,正成為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潛在風險。”
去年8月,以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為團長的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團,就“新36條”貫徹落實情況和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現狀,赴浙江省進行專題視察,提出了盡快制定落實“新36條”實施細則,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減輕小企業稅收負擔等建議。
從前不久召開的視察報告反饋座談會上傳遞出消息,工信部充分吸納了該報告建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一攬子計劃不久將正式公布。
醫改是農工黨中央近年兩會持續關注的重點,在這方面,農工黨中央今年將遞交《關于穩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建議》、《關于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中作用的意見和建議》等提案。
九三學社中央醫藥專委會提出推進醫改,避免醫改“大躍進”的建議,此外還有高度重視廉價藥“短缺”問題的建議。
去年10月,以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宗興為團長的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團赴陜西省就“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情況”進行考察。
報告認為,目前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公立醫
院改革中財政支出特別是經常性支出能否得到長期保障存在隱憂。縣級公立醫院專業人才、規劃和功能定位、監管等方面存在問題,個別地區檢查費用升高,出現“以械養醫”的苗頭。
生態文明成焦點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走綠色發展道路,或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特別是“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降低GDP能耗,對微利時代實業如何綠色增長提出了要求。
據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在年初的調研計劃中,就將對宏觀調控政策的建言獻策列為年度調研主線。按照這條主線,分成黃河上游經濟區建設、海洋經濟等9個調研專題。
包括政協提案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等,幾乎全國政協每個專委員會在2011年的調研中都包含了對生態文明的思考。
千島湖優質水資源保護問題,為確立統籌全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新機制作出了重要貢獻;加快黃河上游經濟區建設等重要意見,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起到了積極作用;搞好晉蒙陜甘寧地區能源綜合開發利用,加強涉鉛行業污染防治,設立南水北調中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意見建議,有力促進了“兩型”社會建設。
當前,實業項目利潤微薄,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包括綠色經濟與實體經濟如何有效對接,都需要有效的政策設計。
在人口資源環境方面,農工黨中央也準備了多件提案和發言,內容包括土壤環境保護、我國水系水生態環境問題、京津冀使用淡化海水等首都生態安全的建議。
兩會提案熱點: 聚焦實業回歸與生態文明建設
圍繞生態文明,九三學社今年提出太湖流域生態保護與環境建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建議、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建議、川西北高原地區生態建設的建議、設立國家級河西走廊節水農業示范區的建議、推動交通節能減排的建議、推進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建議、盡快建立環境污染公益訴訟制度的建議、開發濱海鹽堿旱地等十余個建議,占總提案近1/3。
民盟中央今年提出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推進長江源區“兩江一水”綜合治理和加強徽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提案。
去年6月,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就“推動資源大省產業轉型、跨越發展”問題赴山西調研。
調研組建議國家給予山西較寬松的發展環境,“簡政放權”,先行先試,走出一條資源型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路子。
比如在山西試點煤炭資源稅改革,實行從價定率征收。加大對山西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賦予山西金融創新先行先試權,將直接融資產品向山西傾斜,支持山西優先發展金融市場體系。將山西列入保險改革試驗區。
去年3月,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調研組就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進行調研,并在海南省實地考察。(記者 紀佳鵬)
- 上一篇:
-
基層人大代表那些人、那些事:珍惜履職最后一年
已是第一篇
-
基層人大代表那些人、那些事:珍惜履職最后一年
- 下一篇:
-
兩會·履職心語:農家書屋 讓文化惠及農民
已是最后一篇
-
兩會·履職心語:農家書屋 讓文化惠及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