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這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不過,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光有美好的愿望還不夠,還得靠有力的手段,得讓守信者真正獲得榮譽,讓失信者真正感到壓力。依法曝光、張榜公示,就是這樣的積極嘗試。一年前,甘肅也加入了這樣的行列,效果如何呢?
甘肅紅旗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是總部位于蘭州的一家建筑企業,2013年6月,公司和其下屬的平涼分公司因拖欠供應方的鋼材款150多萬元幾年未還,被供應方告上了法庭,后經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調解,紅旗建設工程公司和分公司表示在2013年底歸還本息210萬元,但此后一拖就是一年多。
由于紅旗建設工程公司嚴重失信,欠債幾年不還,達成調解協議后又不履行,2014年12月,甘肅省公布第三批紅黑榜名單時,被列為黑榜名單。在上黑榜名單后,2014年年底,紅旗建設工程公司主動找法院和供應商,用幾套房屋抵償債務。
從2014年4月開始,至今為止,由甘肅省文明辦牽頭,聯合有關部門,已經發布了4次誠信紅黑榜,總共有629家企業上榜,其中褒揚誠信的紅名單企業和單位423家,曝光不誠信的黑名單企業和單位206家,累計公布了60條懲戒措施,同時依法依規對其中一些不誠信企業進行了處理。
昶源公司因為冒用正牌企業的地址和廠名,拼裝微耕機欺騙消費者,銷售后導致了兩名農民嚴重受傷,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上黑榜受到依法處理后,現在已經倒閉了。被公布的其他被上黑榜的失信企業也都受到了處理。這對另外一些雖然還沒有上黑榜,但已經有不誠信行為記錄的企業和單位也起到了震懾和督促作用。
一些企業之所以能夠在黑榜發布后主動糾正,一是由于公開曝光的社會輿論壓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甘肅省在黑榜發布的同時,多個部門聯動,有相應的處理機制和懲戒措施,讓那些不守法的不誠信企業經營舉步維艱。
甘肅省文明辦主任高志凌表示:“我們省高院也有具體的政策措施,列入黑名單的企業或個人,不能坐飛機、不能住高檔酒店,也不能出國出境旅游;省食藥監局也有一些處罰的具體措施,比方說對于一些列入黑名單的企業,進行重點跟蹤調查;省質監局對列入黑榜的企業責令它停工、停業整頓,沒收它的違法所得。”
甘肅港東建筑安裝機械化有限公司曾是今年某政府工程中標的企業,由于上了黑榜,今年6月按照甘肅省有關規定,被取消了中標資格。
在曝光黑榜的同時,甘肅也大力弘揚誠信精神,設立了誠信紅榜。蘭州德生堂藥店、紫軒酒業等一大批企業榜上有名,他們對消費者講誠信,對產品質量信守諾言,弘揚了一種社會的正能量。德生堂承諾,只要顧客有求購需要,就要千方百計去滿足;而酒泉鋼鐵公司下屬的紫軒葡萄酒業更是由于講誠信、嚴把質量關而連續兩年登上甘肅省紅榜名單。
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運行的核心機制,它不僅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更有著明確的法律依據。國務院發布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就明確要求:要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營造守信光榮的輿論氛圍;通過社會的道德譴責,形成社會震懾力,約束社會成員的失信行為。最終樹立誠信文化理念、弘揚誠信傳統美德,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
- 上一篇:
-
銅陵800米文化長廊傳播法治理念
已是第一篇
-
銅陵800米文化長廊傳播法治理念
- 下一篇:
-
“學習鄒碧華精神”主題演講比賽
已是最后一篇
-
“學習鄒碧華精神”主題演講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