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新形勢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國進行了全面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的戰略眼光和宏大氣魄。”談起文化建設,十八大代表、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感慨頗多。
黃楚平介紹說,宜昌組織承辦了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宜昌分會場及閉幕式、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長江鋼琴音樂節等一系列重大節慶活動,相繼建成了宜昌劇院、廣電中心、新聞大廈、新圖書館等一批重大文化基礎設施,設立了全國詩歌最高獎項——中國屈原詩歌獎,建成了全國地市級唯一的文化產權交易所,9件作品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宜昌率先在全省“連克六城”,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最佳投資城市等榮譽稱號。
黃楚平建議,要高度重視、充分發揚先進文化在黨風國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核心價值體系、先進文化載體和鮮明價值符號等,引領社會思潮,提升精神區位,推動全社會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努力構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黃楚平認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的血脈和靈魂,是其發展、變革、壯大的深層動力和精神支撐,直接影響著黨風國魂和發展成敗。因此,要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繼承和弘揚我們黨乃至中華民族的先進文化和優良傳統,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以黨風帶民風,以黨魂促國魂,為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文化引領和精神動力。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黃楚平說,總體來看,當前我國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特色鮮明,而且都是傳承數千年,已經成為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基因,潛移默化到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之中。但要深入挖掘、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融匯創新,這對于黨風政風民風和整個城市品格、發展環境、精神家園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們將按照十八大精神,緊密聯系宜昌的實際,努力把宜昌建設成‘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水電旅游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現代化特大城市’。”黃楚平滿懷信心地表示,將以一流的工作標準、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工作成效為標準和要求,“五年再造一個新宜昌”,向長江沿岸同類城市第三名、中部地區同類城市首位邁進,把宜昌建成“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為湖北構建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實現富民強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夏 靜)
- 上一篇:
-
十八大代表:黨員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
已是第一篇
-
十八大代表:黨員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
- 下一篇:
-
干部群眾談黨建:堅持學習服務創新 永葆黨的生機活力
已是最后一篇
-
干部群眾談黨建:堅持學習服務創新 永葆黨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