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方略,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開創了“三農”發展新的黃金期。各級農業部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經營,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化農村改革開放,廣辟農民就業增收渠道,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10年來,我國農業發展連上新臺階,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農民生活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糧食生產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8年增產,2011年總產量達到11424億斤,連續5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主要農產品全面發展,市場保障有力。農業農村經濟充滿活力,農民收入連續8年較快增長,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77元,近兩年出現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的可喜現象。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穩步提高,201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3.5%,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4.8%,標志著科技已成為推動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農業生產方式已由千百年來人力畜力為主轉入以機械作業為主的新階段。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民生活和農村面貌顯著改善。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為應對國際糧食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穩定國內價格和管理好通脹預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保障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貢獻。
這10年是我國農業農村發生歷史性巨變、農民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也是我們黨 “三農”理論創新、政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成果最為豐碩的時期之一。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加快農村改革發展,各級農業部門立足各自實際不斷開拓創新,成功探索了推動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許多有效做法,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始終堅持貫徹“重中之重”戰略思想和統籌城鄉發展方略,立足全局推進農業農村經濟工作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后,黨中央確立了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作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提出了“兩個趨向”的重大戰略論斷,制定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方針,明確了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總體要求,提出了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部署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積極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工農城鄉利益關系,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更多地照耀農村。經過10年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們黨已經基本構建起統籌城鄉的制度框架,形成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政策體系,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在實踐中,農業部門始終堅持著眼經濟社會全局來謀劃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始終著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來強化農業的基礎支撐作用,始終著眼促進“三化同步”來加快建設現代農業,自覺把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作為中心目標。結合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際,提出千方百計保持糧食穩定發展、千方百計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努力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的總體目標,并毫不動搖地堅持推進,帶活了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全局。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國務院名義發布《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制定并發布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推動農業農村經濟各項工作科學有序進行。
- 上一篇:
-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北京統籌協調破難題
已是第一篇
-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北京統籌協調破難題
- 下一篇:
-
湖南:科學發展譜寫富民強省新篇章
已是最后一篇
-
湖南:科學發展譜寫富民強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