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制作:韓業庭
長沙市全景圖 嚴其政攝
盛夏。從湘江到洞庭。一路碧波蕩漾,綠色肆意蔓延。
清晨,漫步在長沙湘江大道,只見遠處青山,近處城郭,七彩紙鳶在藍天下飄舞,在碧水中搖曳……串起長株潭3市的這一條濱江風光帶,別有一番情致和風韻。
更遠處,治理后的洞庭湖水變清,魚兒湖中戲水,野鴨湖畔覓食;百年老礦水口山廠區花木依依,高聳的煙囪看不到一絲煙塵……
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立足湖南實際,集中全省人民智慧作出的戰略抉擇,是處于轉方式、調結構關鍵時期的湖南科學發展的新引擎。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以建設“兩型社會”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方向和目標,以“四化”作為基本途徑,堅持“兩型”引領、“四化”帶動,努力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如今,“四化兩型”戰略正在三湘大地加速推進,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生動實踐已成效初顯。
先行先試 探索“兩型”路徑
5年前,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被推向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最前端。
被譽為“魚米之鄉”的湖南,是全國5個糧食輸出省之一,用占全國3%的耕地保證了占全國6%人口的用糧。這成就了湖南“水稻第一大省”的驕傲,卻始終沒甩掉中部欠發達省份的標簽。
綜合了東部發達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特征,在全國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時,又兼備綠色發展的基礎和潛質。這兩點,正是國務院推進“兩型社會”試驗,選中湖南的重要原因。
圍繞“兩型社會”建設這一主題,長株潭開始發力。產業發展上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準入,高、精、清產業備受歡迎,能耗大、污染重的企業被拒之門外。背倚雄厚的科研實力,長株潭3市高新技術產業勃興。隨著一項項核心技術的問世,一大批依托高新技術的新型企業匯聚于此,一個個綠色的產業集群抱團而生。長沙的工程機械全國聞名,動漫、創意產業領跑全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風生水起,雜交水稻廣播世界;株洲在新型電力機車研制、超硬材料、新型金屬基材、結構陶瓷等高科技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或先進行列;而有名的“電工城”——湘潭,其節能技術、精細化工材料、機電智能化、高分子有機材料、風電裝備等在國內都占有重要一席。
善待環境,生態優先。長株潭3市扛起建設生態文明的大旗。湘江生態經濟帶,成為一條綿延70多公里的巨型綠色飄帶,扮靚了湘江母親河,也讓長株潭“三兄弟”挽起堅實的臂膀。
湖南在長株潭地區探索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皟尚汀币殉蔀楹系囊粡堥W亮名片、“金字招牌”,也成為湖南省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重要引擎。
“兩型社會”建設向縱深推進。以長沙、株洲、湘潭為中心,帶動岳陽、常德、益陽、衡陽、婁底5市組成的環長株潭城市群的“兩型”建設,向全省輻射。
- 上一篇:
-
(城市價值觀)南京:唱響“人的現代化”
已是第一篇
-
(城市價值觀)南京:唱響“人的現代化”
- 下一篇:
-
新農民 新農村 新畫卷:十六大以來新農村建設述評
已是最后一篇
-
新農民 新農村 新畫卷:十六大以來新農村建設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