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尋找生活之源 貼近人民心懷 發出時代之光
發表時間:2014-10-18   來源:光明日報

三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精神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在10月15日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二為”是黨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前途命運的關鍵。72年前,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表講話說,革命文藝的正確發展,中心問題“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72年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與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一脈相承,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對文藝創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文藝為什么人服務,決定著文藝的性質和文藝發展的根本方向。社會主義文藝是為人民的文藝,因此,文藝創作必須要根植人民、為人民服務,這也是文藝創作“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生活與文藝的關系,有如水之源、樹之根。

    人民生活是文學藝術的富礦,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用好人民生活這個富礦,就需要文藝工作者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想要有所成就的文藝工作者,會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誠心誠意做人民的孺子牛和小學生;會自覺風雨同舟地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去,把視點對準真實的生活,跟上生活新節奏,把握人民新需求;會自覺讓自己的作品中充溢著普通百姓所喜聞樂見的生活氣息。

    藝術要上去,文藝工作者要下去。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踏堅實的大地。中國文藝發展史證明,那些脫離生活、脫離實際、脫離人民的文藝作品,人民群眾是不會給予掌聲的。真正優秀的、富有永恒價值的文藝作品,從來都是文藝工作者在投身現實生活,觸摸時代脈搏,“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的情形下創作出來的。賀敬之之于《白毛女》,趙樹理之于《小二黑結婚》,孫犁之于《荷花淀》,莫言之于“偉大的中國小說”,無一不是例證。賀敬之正是在下農村的鍛煉中,深入陜北農民生活,體驗農民情感,學習陜北方言,吸吮秧歌、小戲等陜北民間藝術甘露,才成就了歌劇經典《白毛女》。孫犁也是在白洋淀擔任小學教員、參加人民自衛軍的過程中,接觸到白洋淀軍民們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才創作了小說名篇《荷花淀》。自詡為“說故事的人”,莫言將故鄉視為創作源泉,將二十多年的農村生活經驗看作文學礦藏。他坦言自己正在“大踏步地撤退”,撤退到中國本土、古代和民間中去尋找小說再生樣式的狀態里。

    觀照現實生活,書寫時代風貌,需要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真誠地深入生活、觀察現實,并表達最多數人的現實愿望和理想。“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丑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助力中國夢,需要文藝工作者始終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謳歌奮斗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文藝的生命力就根藏在人民生活中。只有尋找生活之源,貼近人民心懷,發出時代之光,文藝家的文藝生命才得以恒久。 

責任編輯:賈 玉韜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看片AV观看AV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 五月综合缴缴情婷婷 |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 一本精品热在线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