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區太和鎮全貌。
太和鎮是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中心城鎮,近年來,太和鎮秉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思路,推動文明創建落細、落小、落實,打造“宜業宜居、共建共治、人民滿意”之鎮,實現了從“形態美”到“內核美”的蝶變。
注重創建為民 打造宜業宜居小鎮
堅持城鄉聯動,著力構建城鄉同創的良好格局,美化城鄉環境,提高生活品質。一是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對26個老舊小區進行升級改造,對明霞社區和玄真社區轄區周邊道路和行人道實施改造。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選定濱江苑、華富園等8個無物業小區創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逐步深化、全面推開。二是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先后開展消防安全、僵尸車清理、樓道雜物清理等整治行動15個,持續開展“拆違、破網、開窗、治電”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三是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建成整潔村標準以上美麗鄉村51個,57個村小組完成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建設污水處理池65個,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100%。發揮筆架山、古龍峽景區及五星村紅色資源優勢,帶動周邊村落風貌提升。
注重創建靠民 打造共建共治小鎮
太和鎮百步梯周邊環境。
著力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在“一人一車”“一言一行”“一花一草”“一磚一瓦”等細微處下足“繡花”功夫,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得到顯著提升。一是開展“行走清新”1+N行動。堅持用腳步丈量文明,啟動“行走清新”1+N行動,黨員干部帶頭深入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開展治亂、治臟、治污等活動。二是構建“網格化”基層治理新模式。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信息化”建設,發揮“網格員+信息員”尖兵作用,開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解、政策信息宣傳等,打通社會治理的“末端神經”。三是打造“全員共建”格局。推行無物業小區、社區周邊單體樓點位責任制,將全鎮干部職工、社區干部安排到76個無物業小區和社區周邊單體樓作為點位責任人。設立樓長制,調動黨員干部、退休干部創建熱情,協助社區開展處理鄰里糾紛、衛生保潔、消防安全排查等工作,在全鎮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創建新格局。
注重創建惠民 打造人民滿意小鎮
建設社區在松林公園開展環保主題宣傳活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優做實各項服務,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深化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升級打造西河社區、建設社區、明霞社區等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構建“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服務模式,多途徑征集群眾需求,推動志愿服務實現“政府端菜”向“群眾點菜”轉變”。目前已孵化11支志愿服務隊伍,2022年以來,開展各類志愿服務超100場。二是優化政務服務。推動“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覆蓋所有行政村,涵蓋預約掛號、社保查詢打印等90項服務項目,實現村鎮居民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三是開展惠民便民服務。在轄區內各個小區出入口顯著位置設立“15分鐘生活圈”導向圖。在社區居委會設計“關鍵點位詳解卡槽”,群眾可通過抽取卡片詳細了解關鍵點位如醫院、商場的地址、電話、開放時間等。推出便民暖心配送服務,把便民服務窗口前移至群眾家門口。(圖文供稿:廣東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