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提到,"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2013年的勞動節,因為"中國夢"元素的加入,勞動的內涵變得更為豐富。因為有了夢想的支撐,勞動變得更為光榮、更加偉大,更有價值。 勞動不是手段,是理念。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勝利的果實才會更加香甜。然而勞動不僅僅是取得勝利果實,實現夢想的手段,它還是一種理念,一種價值觀。勞動創造未來的理念,比勞動本身更重要。在這個"拼爹讓人灰心""蘿卜招聘讓人沮喪"的時代,"勞動最光榮"的口號并不空泛。 "為了一個事業編制,竟選擇做掏糞工職業。"2010年,"大學生掏糞工"在爭議聲中引爆輿論。作為成員之一邢鴻雁動力十足的努力著,面對外界的質疑聲,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在終聲嘩然的余音中,大學生掏糞一掏就是三年,因為向上渠道的通暢讓他們放下身段,更因為他們堅信誠實勞動才會有期許的未來。 勞動不是選擇,是執著。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在人生的旅程中,勞動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選題。當你確定夢想的時候便別無選擇的只有努力勞動。多年以后,或許也可以用陳歐體"以夢之名"來講述奮斗故事,回望年輕時遇到的困難,不因當年理想與憧憬而羞愧。 2011年,筆者曾采訪一位名叫劉亞增的70后,他大學畢業后回家鄉縣城工作,憑借多年打拼積累的資源轉行創業做電子商務、開網店。由于縣城的物流、貨源等局限,只能放棄有房有車的生活,拖家帶口來到濟南。在"逃回北上廣"的喧囂聲中堅韌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并默默地為成為山東電商奇跡的夢想而努力。為了夢想不會半路折頭,因執著與努力,生命才有價值。 勞動永不丟人,而感人。習近平指出,"廣大勞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譜寫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贊歌,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我們身邊每一個感人故事無一不是用勞動書寫而成。 "我的父親是一位老師,他的思想比較開明。他就告訴我,如果連這份工作你都能干好,那么就沒有你干不成的事情。我想,我是在靠一雙手吃飯,這不丟人。"2010年,濟南市城管局城肥清運管理二處招募的五位大學生掏糞工之一宿昊曾經這樣對筆者說。 是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應為勞動感到羞恥。在勞累、委屈的時候默默地對自己說一聲,我是為夢想在奮斗便重新抖擻精神。相信,通過勞動的力量可以實現人生理想、家庭幸福,更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給自己一個夢,為之努力的過程中便融入了"中國夢",通過夢想的雙翼與勞動的雙手創造一個輝煌的未來。(崔維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