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同樣是學習,自覺與被動大不相同。自覺學習,帶著興趣與熱情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心無旁騖,聚精會神,才能學有所成;被動學習,視學習為生活和工作的負擔,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必然不學無術。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全國性熱潮中,領導干部只有培養高度的學習自覺,鍛造學習的鮮明品格,完成從“要我學習”到“我要學習”的轉變,才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高度的學習自覺,是對知識危機、本領恐慌和學習必要性的清醒認識,是對學以增才、學以立志、學以潤德、學以創業的內在追求。面對信息時代的知識爆炸,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涌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領導干部如果不能加強自覺學習、緊跟時代步伐,主動運用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武裝頭腦,勢必知識老化、能力退化、思想僵化,不能應對考驗、戰勝危險、推動發展。
從毛澤東號召“要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到鄧小平強調“在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面前,我們黨總是要學,我們共產黨人總是要學,我們中國人民總是要學”;再到胡錦濤指出“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國內外形勢,面對知識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我們只有勤于學習、不斷學習、善于學習,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才能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一種精神追求格外自覺,那就是始終把學習當做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途徑;一種內在品格非常鮮明,那就是始終把學習當做提高各級領導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
“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知識有其內在邏輯結構,客觀上需要自覺學習、積極求索、主動咀嚼、長期修煉,消極被動無以舉一反三,懶惰懈怠無以登高致遠。領導干部只有以高度的學習自覺,才能攀登書山之路、泛舟知識之海,把學習內化為自覺行動、升華為精神追求,推動學習從“階段化”向“終身化”、從“個人化”向“制度化”、從“私人性”向“組織化”的轉變,從而將學習的鮮明品格題寫在各級黨政組織的日常工作中、鐫刻在各級黨員干部的心靈深處。
國以學立,黨以學興,政以學治。對領導干部而言,自覺學習政治經濟學知識,才能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更好地統籌穩增長與調結構、兼顧保穩定與保民生;自覺學習應急管理和公共管理知識,才能在突發事件、自然災害突如其來的情況下,更好地應對突發情況、做好應急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自覺學習新媒體知識,掌握自媒體時代的傳播規律和輿論特點,才能更好地面對媒體、引導輿論、紓解民意,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培養高度的學習自覺,使學習成為各級黨政組織和黨員干部的鮮明品格,這不僅是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工作要求,更應內化為各級黨員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領導干部只有培養學習自覺、鍛造優秀品格,才能夯實立黨為公的基石、筑牢執政為民的根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人民日報評論員)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精確溝通產生良性互動
已是最后一篇
-
精確溝通產生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