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經濟時代,原有的道德體系變化了,單靠道德維系,已經不太靈光,當有先例違規而無恥者獲利并沒有得到懲罰的時候,自然會引發相應的跟隨者,所以增加相應的法律處罰就成為必須。 據媒體報道,一名中國赴美留學生因入侵教授電腦修改成績,被判四年監禁。這個刑罰的結果不禁讓我們大吃一驚,四年監禁代表著什么,任何一個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會清楚,從此這個年輕人的生命軌跡將發生重大變化。一個作弊的行為居然代價如此之大,實在是令人有點想不到。 根據媒體的簡單報道,難以判斷此案的細節,有沒有其他問題也還有待澄清。單就報道披露的信息來看,罪名主要是入侵計算機。是不是在美國入侵計算機的行為都能引發這樣嚴重的后果?沒調查過,不知道。但是如果以對中國學生一般心理的了解來說,這位年輕人之所以犯下如此錯誤,更多的是由于習慣思維。要知道,在國內的大學,考試作弊已經是一個常見的現象,找槍手做作業,做論文,都是在網上公開標價的。甚至還有學生因作弊被學校開除然后起訴學校并且獲勝的案例。同時也還有一些用旁門手段修改成績的情況存在——比如賄賂教師——這些就造成了,中國學生普遍不認為作弊或者類似修改成績是一個多么嚴重的問題。當然,入侵計算機在我國也是要面臨刑罰的,但是如果是大學生入侵老師的計算機,估計也不會引起太強烈的反應,說不定還會有人代表廣大家長,要求法律部門從輕發落,理由是學生年輕不懂事…… 美國也不是誠信的凈土,比如他們的政客之口不應心是舉世聞名的。但是其法律對于某些情況下的誠信要求極其嚴厲,比如看過好萊塢電影的人往往都知道的“偽證罪”。這就造成了,在一些正式的場合,當事人在作出承諾或者保證的時候,其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絕大多數普通人,對于謊言所帶來的短期利益和違法所有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之間的權衡,還是比較理性的。當然,一些比較“高級”的人,會充分利用法律體系,把謊言變成真理,或者至少是勝訴,比如辛普森之流,這是另一個話題。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信一直是一種君子必須有的品質保證,那時候這種品質的維系,靠的是整個社會的道德基礎。商品經濟時代,原有的道德體系變化了,單靠道德維系,已經不太靈光,當有先例違規而無恥者獲利并沒有得到懲罰的時候,自然會引發相應的跟隨者,所以增加相應的法律處罰就成為必須。(郁曉東)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兩會新風 傳遞謙抑儉省的中國做派
已是最后一篇
-
兩會新風 傳遞謙抑儉省的中國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