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廣場跳舞 大媽且舞且珍惜
中國大媽走出國門,在法國盧浮宮的廣場上跳開廣場舞?近日,一張“中國大媽進軍盧浮宮大跳廣場舞”的照片在微博上引熱議。有人質疑圖片為PS,有損國人形象。而發圖博主也在微博上發表個人聲明,稱不懂怎樣P圖。(4月27日《華西都市報》) 從“走出國門”到“征服世界”,中國大媽差不多只用了一年時間。2013年年初,“大媽”的漢語拼音“dama”登上了《華爾街日報》,被稱為“影響全球黃金市場的一支生力軍”。如果說,“大媽”一詞走出國門,靠的是“硬實力”,那么,這一回盧浮宮廣場舞“征服世界”,憑的是“軟實力”,把一個國內難解的課題帶到世界。 體現在“大媽”身上的這份執著、近乎瘋狂,似乎缺少這一年齡段的理性與淡定。為何?或源于社會的大環境、大氣候,或源于她們的生活經歷。社會轉型,各種心態也在萌動,其中浮躁、焦慮、激進占領了不少人的思想,并支配他們的行為。 美名化一個群體不易,污名化一個群體很易,大媽,您且舞且珍惜,尤其是,請您珍惜自己的“名聲”。這群在盧浮宮跳廣場舞的大媽,是弘揚中國廣場舞文化,還是踐踏中華文明?此舉,比“到此一游”的殺傷力更猛,難道要成為盧浮宮“第四寶”?與愛神維納斯雕像、勝利女神像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畫媲美。 每個人都是文明的分子,每個人都是文化的基因。廣場舞本來可以成為文明與文化的載體,成為涵養生活情趣的舞臺。可是,因為大媽的強勢,無節制的釋放,已很大程度上將文明與文化踩在腳下。網上有神曲《勸大媽》唱談廣場舞亂象,是善意的提醒;有的地方通過立法來規范廣場舞,是可期待的行動。其實,關鍵在大媽,退一步海闊天空。(周歌)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少一點過分無厘頭的“水果式”神考題
已是最后一篇
-
少一點過分無厘頭的“水果式”神考題
責任編輯:章 馳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