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習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廣大青年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習總書記樸素又生動的比喻,蘊涵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深刻揭示了價值觀教育要抓早、抓實的重要性。“第一粒扣子”怎么扣,青年時代的步子怎么走,決定一個人能否走好一生的路,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指導,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就不會迷茫。正如習總書記曾指出,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 人生最累的時候,往往不是最苦的時候,而是在剛開始起步,看不到目標的時候。如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青年時代不打好扎實的根基,就很可能在迷茫和迷失中虛度年華、浪費青春。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深刻變化,新的生活方式、文化消費方式不斷涌現,特別是在新媒體勃興、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的當今時代,如何讓核心價值觀永固于心,是一個重大而現實的課題。越是環境復雜,青年人越要思考如何樹立向上向善、積極進取的價值觀。這不僅關系到黨的事業后繼有人,更關系到一個民族的未來。正如習總書記曾引用過的哈薩克斯坦詩章:“世界有如海洋,時代有如勁風,前浪如兄長,后浪是兄弟,風擁后浪推前浪,亙古及今皆如此。” “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人的命運可以改變,人的出生身不由己。如果出生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青年人即便有宏圖大志,也往往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縱然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膽識,也往往徒喚奈若何。習總書記語重心長、情真意切地指出,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而當代中國青年是幸運的,正趕上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機遇,個人的夢想和家國之夢、民族之夢融合在了一起,誠可謂生逢其時。讓青春為實現中國夢而綻放,將奮斗的平臺放在祖國偉大事業上成就理想,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這是時代的召喚,更是當代青年的使命。 五四青年節前夕在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的回信中,習總書記強調,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習總書記的指示,指明了當代青年的價值追求之所在。同祖國和人民在一起,為實現中國夢而拼搏,這樣的人生注定有深度、有厚度、更精彩。但正如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言,“思想雖然沒有實體的,也要有個支點,一失去支點它就開始亂滾。”肩負著崇高使命的當代青年必須要有思想的支點作支撐,打牢實現中國夢的理想之魂、動力之源。這個支點,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好了核心價值觀之基,才能站得住腳跟、穩得住心神;才能既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為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而不懈奮斗。 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而青年人的價值取向對全社會的引領尤為關鍵。“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當代青年要按照習總書記的教導,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行者、實踐者、推動者。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奮斗,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慎海雄)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讓無為者失位
已是最后一篇
-
讓無為者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