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讓節日回歸民俗本源
發表時間:2014-06-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傳統節日,有其自身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和凝聚過程,其繁榮、傳承和淡化、遺忘與其身處的時代背景與文化氛圍息息相關。隨著端午節的臨近,各種精美包裝的商品粽子廣告大行其道,年輕人也在興高采烈計劃如何安排3天假期。原本富有濃厚文化氣息的中國節日的“味道”究竟哪里去了?我們又該如何促進傳統節日的文化傳承?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魚小輝研究員告訴記者,不是節日沒有文化意義,而是商業炒作讓“節日”失去文化意義,變成了純休閑的假期。許多節日,有清晰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只有挖掘歷史文化內涵,節日味道才會更濃。

  “端午節不只是吃幾個粽子,也不只是簡單享受一個假日,而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文化習俗傳承。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采雜藥,祭屈原、劃龍舟等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我們需要讓節日回歸民俗本源,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遺產精髓。”魚小輝說。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謝揚舉認為,端午等傳統節日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具有濃郁的農耕文明歷史文化內涵。農耕文明時代,春種、夏鋤、秋收、冬藏,年復一年,歲歲如是。人們生活節奏緩慢,辛苦勞作之余,偶爾會在小的節日里聚會宴飲一下,把酒話桑麻。那時的節日,節味濃,人情味更濃。現在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快,加之城市景觀與農耕文明時代的田園風光、“四合五天井”民居等建筑也相去甚遠;生活條件的改善讓現代人難再對粽子和月餅產生食欲;多彩的娛樂也不再使人們對賽龍舟和看花燈等民俗歡呼雀躍;通訊技術的日益發達讓親情掛牽成為隨時聯系的現實,如此一來,少了盼吃求樂、期待團圓渴望的節日“味道”自然大打折扣。

  端午節承載更多的是中華傳統文化。謝揚舉說,端午前后正值夏季來臨,蚊蟲滋生,疾病容易流行。在古代缺乏醫療設施的情況下,端午習俗中吃粽子、門前插艾、喝雄黃酒等儀式,都是為了祛病、防五毒。五彩縷、香包、五毒兜肚等作為端午特色,既是先輩長期探索自然規律的產物,包含著大量科學的天文、氣象和物候知識。后來,端午的人文色彩也日益濃厚,添加了紀念屈原、伍子胥等文化元素,承載了一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憂國憂民的情懷,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

  唯有盡力增加端午的文化味道,才能避免傳統節日只停留在舌尖的尷尬。魚小輝表示,“味道”重在品悟,但引導與弘揚不可或缺。今天過端午節,亟須挖掘端午的文化內涵,用民眾喜愛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方式舉辦各種端午節慶活動;在新型城市(鎮)化過程中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記得住鄉愁”,積極構建或恢復守望相助、鄰里相親的人際關系;把有典型意義的端午文化載體搬進博物館等等。通過傳承端午節文化習俗活動,讓節日回歸民俗本源,以喚醒人們的節日情感。使青少年懂得中華民族的過去,更知道為中華民族的明天而奮斗,不盲目崇拜外來文化。通過政府主導、輿論引導、民間推動,讓中國傳統節日的“味道”愈來愈濃!(陸航)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王荷月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984021&encoding=UTF-8&data=AB5GFQAAAAcAAE5cAAAAAQAn56S-56eR6Zmi77ya6K6p6IqC5pel5Zue5b2S5rCR5L-X5pys5rqQAAAAAAAAAAAAAAAuMCwCFB5cdGc2bknie4v_921eei0V4YVQAhRTYeyLdJ8F48i6ybULuDd2WHuS7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984021&encoding=UTF-8&data=AB5GFQAAAAcAAE5cAAAAAQAn56S-56eR6Zmi77ya6K6p6IqC5pel5Zue5b2S5rCR5L-X5pys5rqQAAAAAAAAAAAAAAAvMC0CFQCKTJI-ugXvg80uNERiDgGuqrIZpgIUE9IPyMPRcCRe5sZl05X7q7lEQRs.&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一区 | 亚洲欧美偷国产精品三区 |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 伊人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