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范,“當代雷鋒”郭明義是助人為樂的道德模范,這兩個跨時空的精神符號,催生了 “跟著郭明義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治理面臨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訴求多樣化的新形勢,政府“大包大攬”做不到,市場“全能主義”行不通。作為廣泛動員起來的重要民間力量,志愿組織和志愿服務與政府力量、市場力量并重而相互協調,活躍在政府服務、市場服務之外,解決了眾多群眾的利益訴求,撫慰了眾多受傷的心靈,促進了公平正義,維護了社會穩定。可以說,志愿服務把政府力量、市場力量銜接起來,也彌補了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不足,在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經濟條件不斷改善的今天,這些人性與外部環境碰撞后孕育和成長的需要,直接催生了志愿服務。特別是弱勢群體需要改善生活,孤老病殘需要溫暖,困難家庭的少年兒童需要幫扶,為志愿服務提供了巨大空間。以自愿、無償為前提,以幫扶困難群眾為常規任務,志愿服務為黨政分憂,為群眾解難,在服務和滿足日益增長的民生需求中汲取了不竭動力。 不容否認,在構建新型道德秩序的進程中,個別領域貪污腐敗、坑蒙拐騙、誠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的現象觸目驚心,“見義不敢為”、“見義難有為”和“扶不扶”、“救不救”、“幫不幫”等道德困惑時常擺在人們的面前。而志愿服務行為的本身就是“行善立德”,它把“為人利他”作為最高善和唯一價值取向,具有巨大的道德價值和道德張力,因而體現了當今社會的道德訴求。 “跟著郭明義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作為群眾自己的道德載體,全無居高臨下的抽象灌輸和大而化之的空洞說教,而是基于群眾利益訴求,吸引群眾自愿參與,便于群眾久久堅持。 “跟著郭明義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形式多樣、層次多樣、類型多樣,方式靈活便捷,只要本人有愿望、有時間、有精力就可參加,既可一次性,也可經常性,因而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人們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展示特長的愿望,有利于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 “跟著郭明義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在內容上對接弱勢群體,開展了結對子扶危濟困、希望工程獻愛心等活動;對接社會公益,開展了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遺體(器官)捐獻、義務支教、環境保護等活動;對接社會大型活動,開展了全運會志愿服務、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志愿服務等活動。這些活動的內容,對接群眾,緊扣問題,目的明確,直現道德價值,為更多的追求為人利他精神境界的人們提供了服務對象。 “跟著郭明義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堅持“群眾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則,適應群眾需要的新變化,推行了項目化運作方式,打造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三關愛”志愿服務品牌。比如,在需求調研和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他們推出了“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婦女兒童”、“關愛農民工”、“關愛困難職工”、“殘疾人幫扶”、“公共文明引導”、 “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愛心天使醫療幫扶”、“弱勢群眾法律援助”、“文化科技衛生下鄉”等項目,使志愿者個人意愿、能力與項目需求匹配度較高。(潘麗榮 中共鞍山市委講師團團長)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選人用人公信度事關執政大業
已是最后一篇
-
選人用人公信度事關執政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