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魯甸地震救援黃金時限逼近,爭分奪秒搶救生命是救援人員的第一要務。武警官兵、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們,正奮戰在抗震第一線,以勇士的姿態與時間賽跑。然而,網上流傳的救援部隊用渾水煮食泡面的新聞,在個別媒體缺乏根據的“質疑”下,這則新聞的真實性成為網民爭論焦點,熱度一度超過其他救援消息。 這場輿論風波的最新進展是,相關媒體負責人已公開致歉,新華社的調查報道也證實渾水泡面事件屬實。但是,此次“泡面事件”引發的輿論余波依舊未消散,甚至引起其他一些話題。筆者認為不管報道真假與否,當前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抗震救災,而不是把一條新聞的真真假假作為輿論焦點,賺取注意力,引發網民的聲援或討伐。 截至6日10時30分,魯甸地震已致589人死亡,2400余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一些通往重災區安置點道路還未打通,急缺救災物資,供電也沒有完全恢復;尤其在重災區魯甸縣龍頭山鎮,帳篷、衣物、食物、飲用水都急缺;而未來幾天內,震區仍以陰雨天氣為主,救援形勢仍不容樂觀。在這樣的情勢下,各方頭等目標顯然是盡量救人、減少人員傷亡。 魯甸地震牽動國人的心,雖然很多關注災民的人無法前往災區救災,但還是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參與救援。這其中,對有些事情“不圍觀”就是一種別樣救援——不圍觀網上的不實信息,不圍觀偏執的言論,不圍觀聳人聽聞的標題黨。 正如一些媒體的評論所言,大災面前,平和心態也是一種抗災力量。災難發生之后,質疑和反思固然重要,也有助于減少類似災難再次發生,但是,如何質疑、怎么反思卻值得我們思考。在我們“圍觀”一些不值得關注的話題時,不僅會模糊輿論焦點,也會給前線人員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降低災難的破壞程度,不僅需要應急自救的方法,也需要全社會理智、成熟的應對心態,包括每一個人都要能夠分辨,哪些是值得關注的迫在眉睫的問題,哪些是不值得圍觀的沒有太多實際價值的輿論口水戰。 在這抗震救災的緊要關頭,多提建設性意見,多鼓勁多支持,互相溫暖守望相助,方能眾志成城戰勝災難。(王苗)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對涉疫謠言來一場科學“消毒”
已是最后一篇
-
對涉疫謠言來一場科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