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歌手孫楠在“我是歌手”決賽中退賽成為坊間熱點,筆者不由得想聊聊專業精神這個有些冷僻的話題。 先說個世界超級間諜、前東德情報機關領導人馬庫斯·沃爾夫的故事吧。沃爾夫是東德國家安全部對外偵查總局局長,曾創造了許多世界諜報史上的奇跡,甚至在西德總理勃蘭特身邊成功安插間諜,導致勃蘭特被迫下臺。兩德統一后,聯邦德國情報部門以不起訴要挾沃爾夫說出隱藏在西德政府內部的大批間諜,美國則開出優厚條件讓沃爾夫交出仍然隱藏在世界各地的東德間諜名單,但沃爾夫不為所動,稱絕對不會出賣以前的特工。沃爾夫甚至還告訴他的前手下們,要“守口如瓶到死,讓所有的秘密都跟著我們一起進入墳墓。” 英雄雖遲暮,底線仍堅守。不僅在任時專業,就算是所服務的國家政權都倒了,自己還面臨牢獄之災,但沃爾夫依然謹守諜報工作的專業精神——不出賣同仁和手下。難怪,沃爾夫表現出杰出的專業主義精神為世界情報界所景仰,被傳為佳話。回頭再說孫楠退賽,筆者不熟悉娛樂圈,但從局外人看,無論是主動退賽還是事先“有腳本”,都不能不讓人懷疑其專業精神。 古人云:“盜亦有道,”說的就是每個行業都要有自己的專業精神,哪怕是雞鳴狗盜之輩也有著必須恪守的信條,否則則為同行所看輕,甚至不恥。歸根到底,專業精神是對本行當規則的堅守,不專業往往是對“游戲規則”的任性踐踏,是對遵守規則同行的侮辱和不尊重。 我們生活中,對規則的漠視、對底線的踐踏隨處可見,有的甚至走向極端。一些人為了顯示自己“牛掰”,往往通過踐踏規則、“搏出位”來體現自己“有特權”,可以凌駕規則之上。正是由于缺乏基本的規則意識。他們一方面制定規則要求別人遵守,另一方面自己卻罔顧規則,拿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甚至干脆理直氣壯地否定規則,以顯示自己的權威。 規則意味著秩序。德國宗教革命家馬丁路德曾經說過一句話:“即使我知道整個世界明天將要毀滅,我今天仍然要種下我的葡萄樹。”這體現了德意志人的民族秉性——講究按部就班,一切按照規則來,別亂了。 德國人恪守規則讓人心生敬意。我在德國曾多次預約凌晨4點鐘左右的出租車,每次走出樓外,漆黑的路邊車燈一下子亮了起來,出租車司機已默默在等候。但正是由于守規則,德國社會秩序井然。 德意志人的規則意識之強甚至到了刻板的地步,甚至有些外人受不了、不適應。世人往往以“一根筋”來調侃德國人,比如深夜空蕩蕩的路口依然緊守“紅燈不過馬路”。一次在奧地利薩爾茨堡游玩,按照規定每次只能進30人,臨到我們一行7人,恰好在我與女兒之間要留下一個人,怎么交涉都不通融:“要么你們一行留下一個,要么一起留下等下一批,多個小孩也不行。”當時我真的很生氣,但后來想:人家謹守規則沒有錯。 規則創造效率。且不說“德國制造”,正是由于德國人對交通規則的高標準遵守,反過來可以實行“高速不限速”,車子可以開得飛快。規則意味著淘汰劣品。正是由于德國人對高官的高要求,包括前總統伍爾夫因房貸優惠、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因為論文抄襲而辭職下臺。規則意味著可持續性。查干湖冬捕,網眼必須至少4-5寸大,讓兩三斤重小魚一般都能逃脫,所以魚不會枯竭,年年有魚可捕。 當前,我們正在推進“依法治國”,其精髓就是尊重法律、尊重規則,再“牛”也要在規則下行事。希望我們的社會多一些沃爾夫式的專業精神,少一些出位與任性。(吳黎明)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人與動物需要零距離的親密嗎?
已是最后一篇
-
人與動物需要零距離的親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