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內涵需界定
日前,復旦大學110周年校慶宣傳片涉嫌抄襲,引起網絡輿論廣泛關注。有人把這種輿論壓力等同于一種網絡暴力。與此同時,宣傳片制作人受到網絡人肉。那么,究竟什么是網絡暴力?
“認定是抄襲”和“懷疑是抄襲”是有區別的。一些媒體的相關質疑,有其合理之處。如果把這種正當的輿論監督說成網絡暴力,就有偷換概念、為人背書之嫌,更漠視了媒體和公眾的監督權利。但同時也應看到,表達質疑不是宣泄情緒,輿論監督也不能動輒動用“人肉搜索”的武器,肆意傷人隱私。網絡人肉搜索才是赤裸裸的網絡暴力。
對校方而言,不把輿情當“敵情”,不以對抗心態看待輿論監督,才能讓“抄襲門”成為改變的契機;對媒體和公眾來說,不讓質疑越出理性邊界,不讓監督演變成網絡暴力,才能讓輿論監督更好發揮推動進步的作用。(德鄰)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今天的孩子該比什么
已是最后一篇
-
今天的孩子該比什么
責任編輯:張智萍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