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6月2日電(新華社記者梁建強)“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體代表。他寄語全國各族少年兒童“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chuàng)造”,“注意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yǎng)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貫徹落實習近平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才能以少年之德更好構筑中國之美。
有志不在年高,有德更顯溫度。由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等聯(lián)合開展的“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活動中,百名少年模范的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身患先天性白內障的向自強,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助人不輟;12歲的何好,熱心參與公益活動,長期照顧陪伴一名腦癱兒童;安徽小姑娘吳秀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責任……他們有的身處逆境,有的樂于助人,盡管經(jīng)歷各有不同,但都以高尚的品德贏得了世人的贊嘆。
少年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有什么樣的少年,祖國和民族就有什么樣的未來。讓青少年從小開始,不僅要做到有知識,更要有品德、有責任。由此看來,呵護好少年的品德,就是呵護中國的美好未來。
堅持品德為先,要大力倡導優(yōu)秀少年的事跡,弘揚他們的精神。為少年樹立起身邊榜樣,引導他們從身邊的榜樣學起,見賢思齊,讓更多少年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范。
呵護少年之德,需要對青少年給予更多關心。對于那些家境貧寒的少年,當?shù)叵嚓P部門要及時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給他們,以免他們稚嫩的肩膀太多太久地承擔著“不能承受之重”,使他們面對困難不氣餒,面對挫折不低頭,從而更加健康地成長。
培育美德少年,需要家庭、學校及全社會共同參與。家庭從小事著眼,培育孩子的優(yōu)良品德習慣,學校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多地開展德行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活動。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當更多美德少年不斷涌現(xiàn),伴隨著他們成長成才,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偉業(yè)就會早日夢圓。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崇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已是最后一篇
-
崇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