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郭奔勝、婁辰)截至24日,全國已有近20個省份公布了2015年高考分數線。一些專家提出,停止以任何形式宣傳、炒作高考狀元和高考升學率。此言有理,看淡分數,看好未來,才是整個社會在高考發榜時的應有心態。
高考成績發榜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那些擺在考生及家長面前的一串串數字,極具情感溫度,也極具喜憂之變。但是理性地看,分數固然重要,但并不必然代表未來,高考發榜只是人生選擇的新開始,而不是定論,理性看淡分數,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
高考發榜,這是高考招生的一個重要環節,給高校提供選拔人才的機會,是一系列招生工作的開始。高考本身具有競爭性選擇人才的功能,必然存在著得意者和失意者,因此高考結果給廣大考生所帶來的學習路徑變化和人生選擇是真實而又具體的。在這個階段,需要考生、家長以及學校等各個相關方面理性客觀地看待高考的結果即分數,金榜題名固然是美好的,而名落孫山絕不代表沒有未來,高考得失都是暫時,對于廣大青年學子來說,人生大考才剛剛開始。
分數之外天地更寬。我國已經跨入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高校畢業生早就實現了就業市場化,大學生“定身份、定工作、定保障”的意義早已完全消失,因此高考結果只能確定人走什么樣的學習道路,而學生畢業時能否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靠的不再是文憑和學歷本身,而是自身獲得的發展和素質的高低。此外,我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過程中,最緊缺的人才就是熟練掌握技術的技能型人才,這對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也為廣大學子提供了同樣美好的選擇和成長的機會。
學習機會無處不在。走進大學是學習,大學之外同樣也有許許多多的學習機會,社會就是一個學無止境的大學校。即便是高考失意,但學習大門永遠沒有關上。無數成功人士的經歷表明,一次考試的失意根本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學習熱情不減、奮斗激情不滅,這個社會總有一扇成功的大門在等待著奮斗者、堅守者。
讓高考回歸平靜,讓教育回歸本原,讓人回到教育的中央,正如一些教育專家所言,當人們把考試和升學率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真正的教育。同樣,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高考之后的學習生活,是邁向未來成功之路的關鍵,遠比分數本身更顯重要。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鄉村教師有了堅實的支持
已是最后一篇
-
鄉村教師有了堅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