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校父”嚴范孫在百年前為南開學生立下“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的“容止格言”,至今仍然鐫刻在男女宿舍門廊的立鏡處。這一宿舍中的“鏡箴”,既是對儀表風貌的要求,也是對為人為文的提醒;既關乎大學精神的培育,也關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留下的啟示耐人尋味。
中國文化中的人格養成路徑,往往由小及大、推我及人,由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推演至家國天下。作為大學生活中一個最小的“單位”,作為年輕人走出家庭之后面對的第一個社群,宿舍里有社會規則、有人際關系,有生活哲學、有處世之道,是修齊治平的第一步,是“掃天下”之前的“掃一屋”。也許可以這樣說,對于大學生的人格培養,課堂教育是顯性的訓導,包括宿舍文化在內的校園文化則是隱性的教誨,這二者的合作才能最大化地實現高等教育的價值。
宿舍文化是大學精神的一部分,大學精神又是中國社會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燕園百年,一磚一瓦背后是北大人讀書報國、經邦濟世的情懷;清華八齋,一草一木浸潤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崇尚“人文雅舍”的南開學子,同樣是在傳承和闡揚“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傳統……如果閱讀這些歷史悠久的大學的校史,就會發現,宿舍中的交流和談話,很多日后成為中國某一領域發展的振鐸之聲。歷史的鏡頭之下,“斗室”與“天下”的關系更加意味深長。
當然,宿舍中的故事,有的令人深感欣慰,有的令人扼腕嘆息。這些年來,馬加爵宿舍殺人案、林森浩宿舍投毒案,都曾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事件,并引發了長久的悲嘆和思考。這些悲劇的發生,并不能歸結為宿舍文化,但宿舍卻在這當中多角度地呈現了教育與人格養成的復雜關系并再次提醒我們:基礎文明教育、行為習慣養成和綜合素質提高利在長遠,必須久久為功。而宿舍文化,正是其中的關鍵內容之一。
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今天我們關注宿舍文化,正是因為它小處見大,既能承接悠久傳統,又能培養共同價值,既能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推動人格教育,又是傳播核心價值的微觀載體。期待更多的大學,能從宿舍文化中看到教育的契機,因勢利導;期待更多心懷天下的學子,能從“掃一屋”起步,行穩致遠。(評論員)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中國文化走出去應如何發力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國文化走出去應如何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