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些人來說,“自律”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詞,因為他們認為強調自律意味著壓縮自由,從而不愿談更不愿做。真的是這樣嗎?自由和自律是截然分開、互相矛盾的嗎?當然不是。自由和自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自由內在要求自律,自律是自由的前提,沒有自律就沒有自由。
有這樣一則寓言:玻璃抱怨窗框的束縛,總想著要掙脫它。有一天,它終于如愿了,但沒有想到,剛離開窗框就掉到地上,“嘩啦”一聲摔成了碎片。這則寓言生動地說明,人生在世,總要受某種社會規范的制約。自由不是擺脫任何限制和約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有限制和條件的,這個限制和條件就是法律和道德。一個人只有在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和規范下做事,才能享有工作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做人的自由。如果做不到嚴格自律,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線,掙脫黨規黨紀的約束,就會走到自由的反面,必將受到黨紀國法的懲罰。
沒有自律就沒有自由,要想自由必先自律,這一點對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領導干部手中握有權力,掌握一定的社會資源,面臨的誘惑和考驗比普通人多,尤其需要嚴格自律。就此而論,領導干部應向自己提出比一般人更高的要求、制定更嚴格的標準,時刻不忘黨員干部身份,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僅自覺主動遵守憲法法律,而且更要嚴格遵守黨規黨紀;不僅要做到自律其心,而且還要做到自律其行。唯有如此,才可做到“心地安然無敲門之驚,胸懷坦蕩無指脊之慮”,才能享有憲法法律、黨規黨紀賦予的自由,體會“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快意。
“善自律者自能安”。自律是黨員干部道德素養的體現,是心智成熟的標志,是安身立命的法寶,是成就事業的基石。如果在行使權力時不能嚴格自律,而是以權謀私、任人唯親;在金錢攻擊下不能嚴格自律,而是見錢眼開、肆意妄為;在美色誘惑面前不能嚴格自律,而是聲色犬馬、燈紅酒綠,勢必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甚至身陷囹圄,更遑論成就事業、為民服務了。切實規避風險、享受自由、成就事業,唯有加強自律,緊把“關口”、守住“底線”,不碰“高壓線”,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堅持自律,有難度,需要毅力,少不了和不良念頭斗爭。唐人小說筆記載有一則故事:某縣令想當清官,無奈管不住自己,一見“黃白物”就心里發癢,痛苦極了。他找閻王爺訴苦,閻王爺說,“爾果真想當清官,也好辦,只要將貪心洗凈,饞眼換掉就成”。于是閻王爺命“鬼醫”替他開腸破肚,“洗心換眼”之后,他果真做了清官。但人世間沒有“鬼醫”,黨員干部在抵制誘惑、反對腐敗方面,最好的醫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責任、道義,還有對權力、法律和人民的敬畏。(李林寶)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黨費交納絕不能“打折扣”
已是最后一篇
-
黨費交納絕不能“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