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端午時節。千年前,在詞人筆下,人們是“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的樣子;千年后,我們依然會帶上五彩繩,吃一口粽子,賽一賽龍舟。7年前,端午節也成為了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這就是文化傳承的力量。它超越個體、穿越時光,融入一代代人的血液,并將繼續在民族的集體意識里綿延。只要文化一直傳承,這個國家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能夠屹立不衰,并且有不斷進步發展的動力。
珍視文化,就是坐擁寶藏。十年前,中國“文化遺產日”應運而生,讓我們的文化源流得到更好的保護。一個“文化遺產”的標簽,令我們更加敬畏那些壯美的風景:從莫高窟到兵馬俑,從北京天壇到安陽殷墟,從曲阜孔廟到布達拉宮……一個“文化遺產”的頭銜,又擦亮了多少曾在我們日常生活里被視為平常的事物:老人家常去做的中醫針灸,爺爺奶奶隨口哼唱的昆曲、粵劇,還有珠算、書法、皮影戲……不論是物質文化遺產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都是在歷史文化的長河里,幾經淘洗而留下的珍珠。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坐擁如此豐富的寶藏卻視而不見其珍美。
珍視過去,才能把握未來。雖然時代在飛速發展,但我們的歷史文化是不變的根基。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在延續民族文化血脈的基礎上開拓前進,我們才能把握更多彩的未來。正如今年的中國文化遺產日所倡導的主題,我們要“讓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讓歷史給予未來以厚重,讓發展帶給文化以新的活力。美國的動畫制作公司,可以用盡傳統的中國元素,結合當代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制作出風靡全球的動畫片《功夫熊貓》,我們又以什么樣的方式,使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在當代向世界傳播呢?這是值得深思并持續探索的問題。
珍視自己的文化,就是在走向世界。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在走向世界強國的路上,不僅要發展經濟,更要提高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有了這種凝聚,我們也就樹立了文化自信。全世界的華僑華人都在年復一年地慶祝傳統的中國節日,甚至連許多外國人也開始過起了“中國節”,并認為中國的節日里有著豐富的內涵。這也是文化走出去的一種體現。在傳統文化里,我們體驗到的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而全世界人民體會到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是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對美好生活的愿景、對團圓與和諧的永恒企望。
“文化”似乎是一個聽起來玄遠的詞,然而我們時刻浸潤于其中,并不斷成為其新生的一部分?!拔幕z產”似乎是那些塵封的遙遠故事,然而我們卻時刻受益于此,并應懷著敬畏之心對其加以珍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謀求發展不僅要目光向前,也要時?;仡^看,要知道,我們的精神命脈正是藏于那些文化遺產之間。(李貞)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網絡文藝 不止“網絡文學”
已是最后一篇
-
網絡文藝 不止“網絡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