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
新愚公扎根基層、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善始善成,終將先進科技與創新觀念,如涓涓細流淌入了太行山區,以其執著詮釋了共產黨人對事業和群眾的責任與擔當。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湯問》。1945年中共七大,毛澤東同志發表了《愚公移山》的著名講話,愚公精神由此成為中華民族精神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李保國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國同志35年如一日,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長期奮戰在扶貧攻堅和科技創新第一線,把畢生精力投入到山區生態建設和科技富民事業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事跡感人至深。李保國同志堪稱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新愚公新在哪里?
理念新。愚公移山是為“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是為自己生存而改造自然。新愚公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是為群眾之幸福而協調發展。獨創綠嶺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變荒山為“綠嶺”;推廣“科技+支部+農戶+企業”的山區農業產業化發展路徑,以協調促共贏;使用“山中造地”技術體系治山養山,給太行點蒼翠;牽頭成立跨區域技術創新聯盟,為發展蓄能量。35年,李保國鬢染霜花,但以科技為生態增綠意,用產業為群眾除“窮根”,讓群眾共享生態之美、共品生活之甜,以其堅持詮釋了共產黨人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目標新。愚公所移之山是王屋與太行。新愚公所移之山卻既有有形之山,又有無形之山。李保國創新生態治理模式,解決邢臺西部山區土壤瘠薄、干旱缺水、植被難長、水旱災害頻發等難題,這是治理有形之山。手把手教授大家種植薄皮核桃、自己墊資示范使用蘋果套袋技術、舉辦800余次科技培訓班……以其躬身示范打消群眾疑慮,以其科技成效解放群眾思想,這是治理無形之山。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志堅智強”才能提升發展的內生動力。新愚公扎根基層、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善始善成,終將先進科技與創新觀念,如涓涓細流淌入了太行山區,以其執著詮釋了共產黨人對事業和群眾的責任與擔當。
境界新。愚公者,愚乎?就寓言論,愚公更多的是一種知難而上、持之以恒的精神的化身。新愚公,愚否?——如果“愚”意味著像呂玉蘭一樣,“傻”在“愛國為民、艱苦創業、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的話,那么新愚公“愚”不可及。他“愚中有仁”,畢其一生扎根太行,將所學知識全部奉獻給了山區群眾,完成了一個知識分子“以身報國”的夙愿。他“愚中有智”,以創新為生產解難題,以培訓為致富留“火種”,“把我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我”。他“愚中有勇”,面對艱苦環境泰然處之、面對群眾質疑挺身而出,面對科研難題不懼挑戰。以其丹心仁義,智勇雙全,新愚公“愚”中有大智慧、大擔當。
新愚公以公心、行公道,彰顯公仆風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知識分子、科技工作者,他用“忠誠、擔當、責任、奉獻”的一生,在中華大地上樹起了新的精神豐碑。
(邢臺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田金昌)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網絡文學亟待加強正面引導
已是最后一篇
-
網絡文學亟待加強正面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