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里約熱內盧,中國奧運代表團將又一次遠征。2016年8月5日,代表“團結、友誼、進步”的奧運圣火將首次在南美大陸點燃。五環旗下,全世界體育健兒匯聚一堂,再續傳奇,共同書寫人類美好的追求,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奮力拼搏。
兩個多月前,北京西山腳下的首鋼園區迎來了首家入駐單位——北京冬奧組委。此時,200公里外的河北張家口崇禮,北緯40度附近的大山深處,一座世界一流的雪上運動中心已規劃、建設了十余年,規模初具。
2022年,北京將攜手張家口迎來奧林匹克的冬季盛典。北京這座東方文明古都,將成為全球首個舉辦過夏季、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奧林匹克,見證著中國體育生動有力的變革和中國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
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中國體育翻開了全新的一頁。在響亮地回答了“中國什么時候能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運動員何時能得到一枚奧運金牌?我們的國家什么時候能舉辦奧運會?”的世紀之問以后,中國體育再出發,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精彩折射。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體育的飛躍有目共睹,體育文化更以其獨特的魅力得以長足發展。當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當更多的人不再糾結于賽場上一時的勝負,當國內球場上諸如馬布里、登巴巴、里皮、斯科拉里這樣的世界一流運動員、教練員越來越多,當賽車、帆船、高爾夫這些非優勢項目有了更多的參與者,當跑步、快走、自行車運動幾乎完全融入工薪族的日常生活,沒有人不相信,我們正走在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的道路上。
衡量一個國家的體育水平,不僅僅在于獎牌的多少,更在于運動員乃至普通群眾身上能否體現奧林匹克精神,體現勇于超越自我、樂觀向上的精神。今天,從體育工作者到體育愛好者,都對賽事成績有了新的認識,“享受比賽”成為更多運動員的真實心理,笑對輸贏成為眾多觀眾的正常心態,微笑中,體現出體育強國的自信。
國運盛,體育興,這是歷史的規律。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如今,中國不僅已快速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在文化創新上成果豐盈、令人贊嘆。體育就是其中一道別樣的風景。剛剛過去的2015—2016年滑雪季,河北崇禮接待滑雪愛好者達205萬人,旅游直接收入超過14億元,比申冬奧成功前翻了一番。
中國發展起來了,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貢獻就越來越大。國際機構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對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最有吸引力的國家。
里約奧運正在召喚,北京冬奧為期不遠。2022年冬奧會,將是一屆特殊背景下的體育盛會。彼時,冬奧圣火將輝映一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加美好的中國。13億人民心中的中國夢,必將讓奧林匹克之光更加絢爛輝煌。(侯珂珂 蔡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