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幾乎成了生活工作的“必備品”,微信群也不計其數,給信息交流帶來了極大便利。這些微信群將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的人聯系起來,就像空中的點點繁星交織成網。其中,有一些獨特的技術交流群,如中國兒科呼吸介入微信群,在專業領域內產生了不小影響,折射出中國兒科呼吸介入醫生的敬業、互助、創新與奉獻。
兒科介入呼吸病學,是近20年來兒科最新、最活躍的分支學科之一。它是一門關于兒童呼吸病侵入性診斷和治療操作的學科,兒科醫生需要接受標準的呼吸病學專業訓練,還要在此基礎上接受其他更嚴格的培訓,才能做出專業判斷。這一學科對專業素養的技術性和精準度要求極高,涉及多種復雜的專業治療技術。在兒科醫生相對匱乏的情況下,仍有一群人將滿腔的熱忱、智慧和力量貢獻給了這個學科領域。
如何讓醫生在診療技術上有所提高?如何在遇到疑難癥狀時能得到及時診斷?醫療上的互相促進,需要在渠道和平臺上創新,微信群發揮了互聯互通的作用。在中國兒科呼吸介入醫生組成的一些微信群里,覆蓋了三甲級到二乙級多家能開展支氣管鏡術的醫院,包括不同省市、不同年資的兒科呼吸醫生,大家都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余,利用瑣碎時間,高效率地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午休片刻,有教授上傳了關于呼吸系統疾病先進診治技術的論著,就會有各種討論、應用體會的發言;周末假日,來自呼吸專科大會現場的醫生分享講座精華,全國各地的醫生都會紛紛學習;工作日,大家在微信群里討論特殊病例、切磋技術、專家會診基層醫院疑難病人、推介新技術新療法新進展、轉發國際國內會議通知、學習相關理論等,積極性高,效果也明顯。
不僅僅學習交流,還有臨床應用、遠程會診、實操指導,大大拓展了兒科呼吸介入診療的空間。通過這個平臺,一些患兒無需輾轉就醫,就能直接得到國內頂尖專家的會診,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一些有必要到上級醫院治療的患兒,在基層醫院通過網上溝通,使轉診更容易,也少走了彎路。有一次,已近凌晨,一位基層醫院的醫生將一個呼吸困難嬰兒的病情、肺部CT、支氣管鏡檢查報告發在了專科微信群里,數位國內兒科呼吸專家很快提出了檢查和治療會診意見,這個6個月大的早產嬰兒因此接受了最恰當的救治。正是兒科呼吸介入專家無償的辛勤付出,帶動了網絡交流平臺的壯大,也在全國兒科呼吸領域產生了“蝴蝶效應”。
這是信息的時代,也是智慧的時代?!盎ヂ摼W+”讓珍貴的醫療資源進入百姓家,也讓醫生能夠緊跟時代前沿,錘煉治病救人的本領。小小的兒童呼吸??莆⑿湃?,承載著廣大兒童呼吸介入醫務工作者們“兒科強、兒童強、中國強”的夢想,用他們經久不退的熱情在呼吸領域這片天地里,全心呵護著祖國未來的希望。(作者為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小兒呼吸科主治醫師 張 俐)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師范院校當聚焦教師培養主業
已是最后一篇
-
師范院校當聚焦教師培養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