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87302_21n.jpg
上榜好人
趙希海
上榜理由
回歸大山是伐木工的心愿。當趙希海放下斧子拾起樹種時,實現的是一種救贖,拯救的不僅僅是自己。當綠色變得單調和枯萎時,它刺痛了我們的麻木和欲望。25年,汗水、淚水和苦水相偎依,誓言因此崇高而莊嚴。山路彎彎,冬天里的白色行將褪盡綠色涌來,純潔而美麗的色彩把老人高高托起,趙希海,大山深處的一座路標。
古稀老人義務植樹25年:砍樹能人還"心債" 捐樹苗近50萬株
來源:中國文明網綜合    發布日期:2014-04-23

    清晨,天蒙蒙亮,趙希海老人就踏著深秋的寒霜下地了。長白山區的冬天來得早,他要趕在冬天到來前,為苗圃珍貴的水曲柳樹苗再松一遍土,并把晚秋的雜草連根拔掉。“這樣苗子才長得快,壯實,明春上山才愛活?!彼麑ρ矍斑@些嫩綠的樹苗就像對自己最疼愛的娃娃,充滿慈愛和期望。
    整整25年,每天從早到晚,甚至夢里,他都是在大山里和被他看作“命根子”的樹木憂喜相伴度過的。 
    截至目前,他已經為國家無償捐獻自己培育的珍貴水曲柳、紅松種苗48.25萬株,價值數百萬元,為我們展開了一部老一代伐木工平凡而又傳奇的人生。

(視頻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1.面對禿山坡“伐木能手”痛心流淚 決心還債每天栽苗1000顆

  

    1938年9月,趙希海出生于扶余縣普通農民家庭。小時家窮,他沒上過學。長大后,他隨父母搬到山區居住,參加工作后來到板石溝鐵礦,在那里炸山開礦。
    1958年,他調到灣溝林業局當采伐工。雖然工作變動,但還是沒離開大山。那時,每天上班,他就是掄斧頭砍倒一棵棵參天大樹。大樹帶著呼呼的風聲倒地那一瞬間,他都會心疼:這樹得長上上百年,可一會兒工夫就被砍倒,砍樹容易栽樹難??!
    后來,他手里的斧頭變成了油鋸。鋸倒一棵樹,僅需幾十秒鐘。后來,他竟因鋸樹數量多、質量好,成為林場“先進工作者”。直到1986年,林場森林資源接近枯竭,他的采伐工作開始難以為繼。
    一天傍晚,他走出家門,來到山上。夕陽下,遠山蒼茫,分外沉靜,可是他眼里卻沒有多少綠色。面對光禿的山坡,裸露的山脊,他突然哭了:那里,我也曾砍過樹,是我讓這山變成這模樣。大山死了,我卻是個罪人??!
    這一年,他調到了紅石林業局繼續做采伐工。不久,上級調減了林場采伐量,他漸漸閑起來。這時,他心里的想法漸漸堅定起來:我能不能去造林呢?把我自己砍下的樹,在有生之年再重新補栽上,還清當年欠下的那些債。
    1986年4月初春的一個凌晨,一個人影悄悄向山里走去。
    他什么都沒有帶,只帶了一顆內疚的心:我要還債,不然,子孫后代的生活只能比我還要慘。林業工人,沒有大山,還能靠什么,靠大山,就要好好伺候大山,讓它綠起來,讓它活起來。 
    趙希海進山了,但只有林場領導知道。本來他連林場領導也不想讓知道,可是手里沒有樹苗,只能向場領導要樹苗。選擇凌晨時分進山,是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 
    天快亮了,他再悄悄下山回到家中,準備上班。
    他悄悄地栽了四年樹,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趙希海在國有林采伐跡地里義務造林、補植。(資料圖片來源:紅石林業局網站)
    1989年秋天,林場開過退休職工歡送會,趙希海與幾十名老伐木工這天正式退休。
    1990年4月初,林場周圍山上白雪皚皚。他轉了一冬天,發現八卦嶺上那200多畝的“參后還林”地是荒地:要是不抓緊栽上樹,就會被周圍農民種上地。他悄悄找到林場領導,領導高興地把46000棵樹苗給他送到6公里外那片山坡上??粗淮蠖褬涿?,他有些眼暈:一個半月種樹季節,一天怎么也得栽完1000棵,才能種完。季節不等人哪,每天栽1000棵是個死任務,非趕在季節前把樹栽完不可! 
    每天凌晨,趙希海不到4點就提著老伴為他準備的暖水瓶、咸菜和饅頭,扛著鍬鎬來到八卦嶺上,晚上一直栽到看不清樹苗時,才疲憊不堪地下山。 
    一天下午,天降大雨,趙希海就拖著鍬跑到樹下避雨。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雨根本沒有停的意思。趙希海急了:這樣今天的1000棵樹栽不完啊!想到這里,他猛地沖進雨中…… 
    東北林區的4月,乍暖還寒,雨天更是涼意襲人。天黑了,趙希海終于栽完了1000棵樹,他蹲到樹下時就覺得渾身發冷,直打哆嗦。雨還在繼續下著,他想回家,可是竟走不動了。又餓又累又冷的他掙扎著剛站起來,就摔倒在泥濘中。 
    這時,林場一個工友路過,就把他背回家。而家中,老伴正焦急地等待他回家,兒子也剛準備上山找他。 
    
……
    一個半月過去了,他終于栽完了那46000棵樹。
2.“還債”惹惱當地農民 臨危不懼:命可以不要,但不管誰,毀樹不行

  

    那年春天,當地一位農民原本打算在一塊空地上種人參。趙希??吹剿诘乩锩酰蛣袼灰N人參,那樣沒法造林。可那個農民根本不聽:“你造林,我種不上人參,吃飯你管???你不是造林,是造孽!”這話氣得趙希海渾身直哆嗦。他暗想:勸你不管用,我就搶先栽樹,看你怎么辦?
    當天晚上,他打著手電移植了4000多棵水曲柳到地里。
    第三天,趙希海發現地里光禿禿的,樹苗被那個農民拔個精光。那個農民來了,趙希海沖過去:“你把我的樹苗給拔到哪去了,快還給我!”農民也大喊:“那苗子是我拔的,怎么地吧?你成天到處栽樹,別人想種地都不行?!闭f著,舉起鎬頭要刨他。兩人虎視眈眈地僵持著,3個多小時過去了,農民一跺腳:“不跟你一般見識,我上別的地方種去?!睉嵢欢?。
    林場前山有一片100多畝的空地,本來種完人參后就應該還林了??墒寝r民還要當耕地種。他去了,跟農民說:“種地不行,這塊地我今年得栽上樹?!鞭r民就罵他傻子,說他心太壞,詛咒他死了沒人抬。
趙希海十分平靜:“嘴是你們的,隨便怎么說都行。反正這是還林地,我就把樹種上?!?nbsp;

 趙希海(資料圖片來源:人民網)

    他栽上樹,第二天就有人把樹苗拔出來。他去一看,心里一疼,眼淚就奪眶而出。擦干眼淚,他再次把樹苗栽上。就這樣,他一直堅持三年,那些拔樹苗的人都不愿再拔樹苗,那片地終于長出新綠。
    一天下午,趙希海辛辛苦苦剛把一塊空地補齊樹苗。他剛坐下要休息,一個過去的老同事沖進地里:“你想找死???我開的地你也種樹?”
    說完,就動手拔樹苗。趙希海沖上去阻攔,老同事急了,就把趙希海推倒在地。趙希海剛站起來,他又把趙希海推倒在他。但趙希海說什么也不退卻。老同事就威脅趙希海,手指旁邊一個深坑:“你看這是干啥的。”
    趙希海犟勁上來了:“你想埋我嗎?那我就告訴你,我的規矩就一條:命可以不要,但不管誰,毀樹不行!”老同事見威脅沒有奏效,只好拂袖而去。
    風波總算過去了,但趙希海心里更難受:為什么樹對人有那么多好處,還是有人要這樣自毀家園呢?

3.還清“心債”,赤誠汗水澆綠山谷溝壑

  

    栽樹沒有樹苗不行,就要育苗,育苗沒有樹子,怎么辦?趙希海的辦法非常簡單,卻十分遭罪:在林區冬季,走出溫暖的家,冒著嚴寒到山上的老林里打樹子。
    這些年的冬天,趙希海都要和兒子打下近百公斤水曲柳或者黃菠蘿等珍貴樹種的樹子。在林區,這些樹子明碼標價也要10多萬元。但趙希海把它們全部種到了苗圃里。而他的苗圃也有一些來歷:
    林場辦公樓對面馬路邊上,有一片過去一直長滿荒草的甸子,因為地勢低,一年四季濕澇不堪。林場曾經在這里種過花草,但最后都因水澇,花草枯死,成為廢棄地。
    夏季的一天,經常義務為場部街道打掃衛生的趙希海,淘完廁所掃完街道,沒事就坐在馬路邊上,一眼看到那片荒草地:把這片地改造成苗圃,真能育出好樹苗。
    他馬上找到林場領導:“我想把對面那塊地要下來,建個苗圃?!绷謭鲱I導當即答應,他馬上把全家人帶到這片荒草地里。一連幾天,全家人日夜不停地砍荒草,挖爛樹根,鏟草皮,一點點地整修出兩畝多地,他又從別的地方挑來一擔擔黑土,將土地翻騰了兩遍。 

上世紀90年代趙希海植的樹苗已經成林。(資料圖片來源:中國林業新聞網)

    為防地澇,趙希海特意將整個苗圃整修成為一條條3米多寬、十幾米長的地格子……苗圃在第二年春天開始育種,而且全部是水曲柳、黃菠蘿等十分珍貴的樹苗。
    有退休同事算過一筆賬:這塊地要是種菜,每年得賺兩萬多塊。趙希海不以為然:“育好樹苗,給國家賺得更多,這賬我比你會算。”
    2004年3月17日,因常年勞累,趙希海突患腦血栓,兩只腿不聽使喚。工友們聽說后,給他判了殘疾后遺癥。
    趙希海暗暗著急:這樣以后還怎么種樹?他勉強在家里打了10多天吊針,最后逼著自己拄棍子硬要下地。他不甘心:我的目標還沒有完成,一定不能倒下,要為山上準備100萬棵好樹苗?。?
    一個月后,他自己拄著棍子勉強走到苗圃。一進苗圃,他痛心地發現,只幾天沒來拾掇,苗圃到處都長出一堆堆小草,幾乎分不清哪是樹苗,哪是小草。他扔掉拐棍,爬進苗圃認真地拔小草。
    這時,林場場長張偉杰到場部開會,正巧看到老人在苗圃里爬著,心里一驚:前兩天剛去看過他,老人怎么又在這里?難道好了?站在場部門口定睛看了一會,張偉杰突然淚流滿面:老人是拖著雙腿拔草啊!
    他顧不上開會遲到,馬上跑回辦公室拿出相機,站在苗圃角落里,偷偷給老人拍了幾張照片,才匆匆跑到會場上。會上,他含淚講到趙希海老人拖著雙腿育苗……
    二十多年來,老人共栽樹18萬棵,種樹苗48萬株。這些樹和樹苗,30年后其價值將達數百萬元甚至幾千萬之巨。

4.父子“交接班” 子承父業:父親走了前面的路 我必須得走下去

     ·

    2011年4月29日,在吉林省樺甸市紅石林業局批洲林場舉行的希海植樹日暨“綠色傳承”儀式上,74歲的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趙希海,將義務植樹的大旗和為國家培育100萬株珍貴樹苗的責任,鄭重地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趙景春,同時還向國家捐贈了他培育的15萬株樹苗。
   趙希海面容清瘦、黝黑、臉上布滿皺紋,身軀略顯傴僂,一雙大手堅硬、粗糙,骨節突出,像一株老樹。為了交接儀式,他做了精心的準備。趙希海穿著整潔的深藍色套裝,戴著一頂藍色的帽子,胸前掛著3枚金光閃閃的獎章。
  在眾人的注目下,趙希海將一面印有“全國植樹模范趙希海”字樣的翠綠色大旗鄭重地交到了趙景春手中。
  41歲的趙景春比父親高半頭,和父親一樣清瘦、黝黑。雙手接過大旗,趙景春用力地揮舞幾下,綠色大旗在明媚的春光里迎風飄揚。

趙希海父子“交接班”。(資料圖片來源:中國林業網)

    父親的囑托很簡單:“植樹要有誠心,植樹的目標要超過我,為地球多點綴些綠色?!?
  兒子的表態也很實在:“我不一定有父親干得好,但一定學習父親持之以恒的精神?!?/p>

    趙希海還有個心愿:在有生之年為國家栽100萬棵樹苗。如今,老人植下第一棵樹的青山已經樹木參天,周圍那些從前把老人罵為傻子、瘋子的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布滿老繭的一雙手的力量。而越來越多的人把旁觀變成了追隨老人的行動。老人的兒子趙景春說:“前有車,后有轍。我父親既然走了前頭的道,我必然也得走下去。必須!”

道德點評:

 

    趙希海身為伐木工,目睹棵棵大樹轟然倒地,爾后痛心疾首,勵志種植樹苗向大山“還債”。其中有兩件事讓我們震驚,一是作為林場“伐木能手”的角色轉變,二是“還債”當中老人的堅守。25個寒來暑往,老人用布滿皺紋的雙手縫補大山的累累傷痕,用頑強的信念描繪出一片片醒目的綠色。用老人自己的話說,沒有樹的山不叫山,伐木工人要把山“養”起來。今天,碧波蕩漾的長白山,目睹著趙希海拯救綠色的厚重歷史,這位古稀老人所做的,都是為了明天。
 
(責任編輯:盧陽)
網友評論
辛勤耕耘、綠化大地、造福人類、可歌可頌,向趙希海老人致敬!
    我敬佩這位老人,他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純樸且黝黑的臉上,皺紋密集而粗獷地排列著。我首先被這張臉感動。
    從伐木勞模到育林英雄,一個普通老人的樸素擔當,映射著社會倫理轉型的先聲。趙希海的選擇,給了我們環保的道德支撐。
吉林  2014.03
人物簡介:
趙希海是吉林森工集團紅石林業局批洲林場工人。1989年退休至今,根植青山、無私奉獻、淡泊名利,憑借頑強毅力,義務植樹18萬多株,培育珍貴樹苗48.25萬株,全部無償獻給了國家。這次被授予“國土綠化突出貢獻人物”是繼趙希海獲得全國綠化獎章、綠色中國年度人物之后的又一殊榮。
往期回顧:
關注內容:
微博互動: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 亚洲国产九九九热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天堂网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