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精神的時代傳人
發表時間:2015-01-19   來源:人民日報

——記北京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白求恩醫療隊(上)

  白求恩醫療隊在太行老區唐縣松巖口村義診。 劉會賓攝(新華社發)

  新年剛過,山西左權縣石匣鄉衛生院里人頭攢動,紅色橫幅格外醒目——“熱烈歡迎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白求恩醫療隊來我縣義診”。院內擺著一排桌子,桌子上擺放著兒科、婦產科、骨科、泌尿科等牌子。白求恩醫療隊一行18名隊員的義診開始了。
  白求恩醫療隊組建8年來,把人間大愛播灑在了廣大官兵和老區人民的心田。
  “只要官兵需要,我們責無旁貸”
  “保障官兵健康是軍醫的第一職責。”腎臟病科主任楊新軍告訴記者。
  2013年6月26日,白求恩醫療隊接診了自稱“中暑”的戰士楊飚。經過詳細檢查,發現他患有熱射病、多臟器功能障礙。醫生王永進回憶說:“當時,這名戰士3個臟器功能衰竭,生存幾率不到10%。”6月28日,醫院緊急協調腎臟病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等5個科室的專家展開會診,初步制定了綜合治療方案。
  經不懈努力,昏迷70多個小時的楊飚醒了過來。之后3個月時間,腎臟病科采取血液濾過與血液透析交替進行的方式,一共進行了22次綜合對癥治療。
  “只要官兵需要,我們責無旁貸。”醫院院長吳廣禮說。
  2008年1月,該院正式啟動了集中診治不孕不育的“送子工程”。活動開展以來,共有883對夫婦參加集中診治,其中200余對夫婦成功受孕。
  某部營長汪勇結婚多年未有孩子。得知該情況后,白求恩醫療隊立即安排汪勇夫婦診治。2011年2月,汪勇喜得雙胞胎,他給北京軍區黨委寫了一封感謝信,贊嘆“送子工程”把溫暖送到了官兵的心坎上。
  8年來,醫療隊先后深入40多個山溝倉庫、10多個部隊駐訓點送醫送藥,累計接診官兵3萬余人次,實現了官兵零死亡率。
  “我們又看到了當年的老八路、白求恩的身影”
  為了老區人民能看病,白求恩醫療隊的足跡踏遍太行老區的山水。不少群眾說:“我們又看到了當年的老八路、白求恩的身影。”
  左權縣68歲的王改仙身體經常鬧毛病,雖然村子離縣城只有四公里,因為她腿疼得厲害,下山困難,一直沒有得到治療。醫療隊得知王改仙的情況后,帶著治療設備和藥品,多次登門為王改仙看病。
  在給老人看病時,老人有一事相求。她妹妹半身不遂,住在離縣城15公里遠的山村,看病很不方便,希望得到救助。二話不說,醫療隊立馬派出小分隊趕過去。
  河北唐縣牛眼溝村13歲的小男孩甄一,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硬脊膜膨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和重度雙足外翻等多種病癥,只能借助雙拐和肢具行走。
  甄一家庭貧困,當地醫療條件有限,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治療。2009年,加拿大醫務志愿者格蘭特隨團到該村白求恩希望小學義診時看到小甄一,當即希望中加醫學專家共同努力,治療甄一。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決定與加拿大醫學專家合作,無償為甄一提供治療。2010年11月6日,甄一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手術。截至2014年底,該院先后無償為甄一進行了7次手術。目前,甄一的肢體功能正在一天天恢復。
  “幫助老區建起不走的醫療隊,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一個外國醫療隊對你們的幫助,主要是培養人才。即使他們走了,仍然留下永遠不走的醫療隊。”“我們必須運用技術去增進億萬人的幸福,而不是用技術去增加少數人的財富。”白求恩生前說的話深深觸動著每個隊員。“變輸血為造血,提供技術支持,幫助老區建起不走的醫療隊,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醫院政委倪劍飛說。
  從2007年5月開始,醫療隊對醫療幫扶形式進行拓展,制定了偏遠貧困地區醫務人員免費進修、遠程醫療咨詢等技術幫帶實施計劃,先后與河北、山西100多家醫療機構建立“醫療聯合體”。截至2013年底,共開辦各類學習班90余期,接收地方進修生近千人,幫帶醫務骨干上萬人次。(記者 蘇銀成)
好人線索平臺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李雪芹
分享到:
更多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好人365
頭條聚焦
中國好人榜
影像館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 | 天天看片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影院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日本素人黑人视频 |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