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2月5日電(記者朱峰)從2月4日正月十二以來,由農民自籌自辦的文化節在河北省邯鄲縣河沙鎮南街村連續上演。記者走進村委會院內,這里已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謎語競猜、楹聯答對、戲曲連唱、書畫表演、羽毛球比賽等項目前聚滿了群眾。
在人影綽綽中,記者看到一位身著靚裝、手持舞扇的婦女,便上前問道:“請問您是哪個村的?”“我們是南大屯村的,我叫李素芹,我們的舞蹈跳了一年多了,就等著盼著來這兒表演展示呢。”
沒想到的是,她們的領隊袁鳳英是位65歲的阿姨。雖然臉上爬滿了皺紋,但神情奕奕,她告訴記者,她們的舞蹈都是從電腦里學的,已經學會了20多支舞曲,她們還會打腰鼓、打花棍,節目很精彩。“可惜今天只能演一個節目。”她似乎有些遺憾。
據南街村支部書記解振京介紹,當地農民已連續18年自辦文化藝術活動,參加的群眾越來越多。這幾年縣里大力扶持農民自辦文化,河沙鎮一帶已成立了農民書畫社、詩社、舞蹈隊、紅歌隊、戲曲隊等組織43個,輻射到周邊33個村。像這樣的舞蹈隊,村村都有,爭著搶著上臺表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陶冶了農民的情操,密切了干群關系、鄰里關系。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幾年當地經濟快速發展,農民腰包鼓起來了,富裕起來的農民便開始“富而思樂”,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邯鄲縣委宣傳部部長胡建英介紹說,邯鄲縣這幾年先后投資200余萬元,建起了190多個村民文化中心或文化廣場,建起了舞蹈室、圖書室、棋藝室、籃球場等場地,讓農民活動有陣地,并定期組織舉辦文化交流活動,深入挖掘農村文化能人、文藝骨干,鼓勵他們帶頭自辦文化團體。目前,邯鄲縣已涌現出文化帶頭人203戶,由他們牽頭成立了各種群眾文化藝術團體200余個。
這時,一位中年農民背著板胡走過來,他是南街村野草詩社社長。他告訴記者,前今年他和其他幾位農民牽頭成立了書畫社和詩社,其目的就是把人們從奶奶廟、麻將桌上吸引到吟詩作畫、吹拉彈唱上來,讓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領農村陣地。這天他要出演3個項目:書畫創作、太極拳表演、豫劇伴奏。
村民們自編自排的節目精彩而有趣,表演也像模像樣,臺上臺下,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上一篇:
-
春到大別山:一個貧困山村的新變化
已是第一篇
-
春到大別山:一個貧困山村的新變化
- 下一篇:
-
節后說家鄉
已是最后一篇
-
節后說家鄉